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老话赶跑的不是年,而是夕虎年门

发布时间:2024/12/30 11:01:09   点击数:

在农村有很多神话传说,尤其是当很多80后、90后小的时候,祖父那一辈人仿佛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时的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听。

其中,“年”的故事很是精彩,说是有一头怪兽叫做“年”,每当年底的时候,它们就会跑出来捣乱。后来大家发现,“年”这种怪兽最怕红色和巨大的声音,于是大家有了后来的贴春联和放鞭炮的传统。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很多在外打工或求学的游子,已经成功回到了农村的家里。守着一直期盼自己回家的老人、孩子,我们心里都是满满的踏实感,当然还有一些愧疚。不过,对于今年而言,平安、顺利回家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今天不谈政策,只聊一聊一些有趣的传说,大家可以讲给孩子听。

“年”的另一个版本是什么?赶跑的不是“年”,而是“夕”吗?

“年”在另外一个故事里,是一个少年英雄。老话讲,“夕”是一头凶猛的怪兽,每当年末的时候,他们就会跑到人间大肆破坏。后来一位土地公发现自己打不过它,便赶紧跑到天上去寻求帮助。天上的炎帝听闻此事,便决定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小儿子“年”,让他去帮助人们打败“夕”。赶来救援的“年”,用自己的法宝混天红绫,照的怪兽“夕”睁不开眼睛,又用鞭炮把“夕”吓跑了。

于是,为了彻底除掉“夕”,人们便将大年初一的头一天晚上命名为“除夕夜”,并模仿“年”的法宝——混天红绫的样子,发明出了春联,并在上面写上了寓意吉祥的话。同时,也开始衍生出了放鞭炮的传统,只不过那时的放鞭炮,是用火烤竹子发出声响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放鞭炮又被称为燃爆竹的原因。

其实在这个版本的“年”的故事里,还有另外隐藏的传说,那就是当土地公决定跑到天上寻求帮助之前,人们塞给了土地公很多糖瓜,希望他跑到天上后,多说说自己家的好事,以便获得更多的庇佑和好运。这种传统在以前的农村地区很常见,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老一辈儿的人大多都会用糖瓜,抹一抹土地公画像上的嘴巴,并颂说一句“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说完了“年”和“夕”的故事,我们再来看一看,“虎年门前两盏灯”有什么说法。

在以前农村,人们都会习惯在大门两侧,挂上大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的时候,小孩子们也会提着一个小纸灯笼能到处跑。按照农村的老话讲,“虎年门前两盏灯”既有好事成双的寓意,同时又因“红”与“鸿”同音,所以两个大红灯笼也代表着鸿福临门。不过老一辈人也有一些劝诫,那就是大红灯笼挂南不挂北。

除此以外,今年阴历没有腊月三十,过了腊月二十九,就是大年初一。因此今年贴春联最好的时间点是,腊月二十八的下午1点~3点钟以及腊月二十九的上午6点~12点钟。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当年没有腊月三十,那么来年的初春,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情况,从事种植业的农民要多加小心,大家也要记得增添衣物。

对于过年这件事,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今年过年,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外出,以便更好地防控疫情。因此,建议大家今年不要大规模地去拜年,对于在家附近的长辈,可以过去探望一下,离家远的亲戚,建议大家还是通过电话或视频拜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nr/14544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