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1:56:55 点击数: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51、登高(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2、馈春盘(晋)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苏轼《送范德孺》53、冬舂米(宋)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米计。群呼步碓满门庭,连杵成腊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辉日雪生光。——宋·范成大《冬舂米》54、馈岁(宋)馈岁,中国年俗。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从庆新春,颜色买愉和。——苏辙《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55、卖春联(清)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56、喝豆粥(清)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喝豆粥》57、祭灶(宋)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范成大《祭灶词》58、吃灶糖(清)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命小儿尝。——佚名《吃灶糖》59、跳灶王(清)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60、烧火盆(宋)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范成大《烧火盆》61、照田(宋)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范成大《照田蚕行》62、驱傩(唐)驱傩是中国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赛会活动。驱傩在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孟郊《弦歌行》63、镜听(唐)“镜听”又称“听镜”、“听响卜”、“耳卜”等,就是在除夕或岁首的夜里抱着镜子偷听路人的无意之言,以此来占卜吉凶祸福。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王建《镜听词》64、儿童卖痴呆(宋)儿童卖痴呆是除夕夜,儿童结队提灯来,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媪买痴呆。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65、打灰堆(宋)打灰堆亦称打如愿。古代中国民俗之一,中国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辄往灰堆间捶打,谓能致富。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杖敲灰起飞扑篱,不嫌灰涴新节衣。老媪当前再三祝,只要我家长富足。轻舟作商重船归,大牸引犊鸡哺儿。——范成大《打灰堆词》66、贴门神(明)抱关憔悴两疲兵,众欲麾之我漫亹。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戟悲雨迹销残画,鍪赖虫丝恋绝缨。莫向新郎诉恩怨,明年今夜自分明。——沈周《送门神》67、压岁钱(清)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68、索罗杆(清)昔日乌鸦救汗王,索罗杆顶供斗粮。如今丹阶少人迹,坤宁宫前月昏黄。69、新妇不跪(唐)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据说此风俗与武则天有关。堂堂不语望夫君,四畔无家石作邻。蝉鬓一梳千岁髻,蛾眉长扫万年春。——白居易《新妇石》70、展示嫁妆(清)东家嫁女儿,珠翠盈千箱。道路多侧目,门阁生辉光。——袁枚《嫁妆词》71、抓周(宋)头颅七十已看看,喜抱孙来傍晬盘。敢望吾家有英物,箕裘且欲恋儒冠。——袁说友《瑞孙周岁》72、折柳(唐)湖边杨柳色如金,几日不来成绿阴。折得柔条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林洪《折柳》73、步障(唐)步障是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韦应物《金谷园歌》74、驿站送信(元)钰如昨,荷寻常留念,书信相传。——元·马钰《满庭芳·邀姚公书》75、茶贩(宋)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76、货郎担(金)我待绣几朵花儿,可没针使,急切里等不得货郎担儿来买。——王晔《桃花女》77、磨镜(明)磨镜是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王建《镜听词》78、拉车卖酒(清)卖酒绿阴傍,无人不醉春光。——万俟咏《安平乐慢》79、骑驴打球(唐)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近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王建《宫词》80、相扑(唐)拳来踢去疾如飞,毕竟输赢是职谁。闹里有人能著眼,未曾交辊已先知。——释道冲《看相扑》81、蹴鞠(宋)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钱福《蹴鞠》82、捶丸(宋)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83、妇女踢球(明)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前因居士《日下新讴》84、放纸鸢(明)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谢宗可《纸鸢》85、打陀罗(清)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罗》86、六博(汉)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李白《梁园吟》87、双陆(唐)双陆,古代博戏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棋盘游戏。一笑承恩便赐绯,论他当局却全非。平生学得檀公术,打马沿边走似飞。——郭登《双陆》88、弄剑与踏杯舞(汉)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张衡《西京赋》89、西域歌舞(唐)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白居易《胡旋舞》90、瓦子内说书(宋)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91、傀儡戏(宋)刻出形骸假像真,一丝牵动便精神。堪嗤鼓笛收声后,依旧当时木偶人。——易士达《观傀儡》92、酒楼唱曲(金)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93、高跷(清)如何好,看秋千戏剧,蹴鞠恢谐。——葛长庚《沁园春·吹面无寒》94、子弟书(清)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95、太平鼓(清)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刘克庄《贺新郎·端午》96、盲人走街卖艺(清)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刘晏《咏王大娘戴竿》97、刺青(唐)老童发清歌,昌容戏紫鹓。——刘基《游仙(九首)》98、斗鸡(晋)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杜甫《斗鸡》99、猴戏(明)儿童踯躅牛羊戏,陌上行人谓此谁。——赵文《哭亦周》、斗蟋蟀(清)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王安石《促织》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造就了我们传统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就算而今已然有些习俗流失和淘汰了,但仍然有许多传统习俗值得我们传承及纪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inrccard.com/jrnr/14543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