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相关传说 >> 拜年啦初一到初七吃些啥有哪些宜忌照
大年初一开门红
魔菌给全体粉丝拜年啦!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
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接下来的初一到初七
都该吃些啥呢?有哪些习俗?有哪些宜忌?
其实越来越多上海家庭过年“简化式”
年轻一代的上海囡囡已经很少知道了
跟着魔菌一起学起来
1
初一到初七,应该吃些啥?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这是一条民间谚语,说明在春节这个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里,吃也是极为讲究的。吃是一种文化,蕴含了很多的风俗,也寄托了很多美好的寓意。
大年初一
1
年糕:年年高升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年年高升之意。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多数地方年糕会做成甜味,新年第一天,寓意万事开头甜,一年甜到尾。
2
万年粮:不愁吃喝
国内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
五果汤:生活甜美,源远流长
部分地区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4
饺子:一年交好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5
汤圆:团圆美满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6
面条:年年长久,长命百岁
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7
鸡汤:新年抓财
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又称为开年,这一天要吃一顿丰盛的开年饭,寓意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大年初二同样是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的日子。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东西,比如鸡,年夜饭是要把头,翅,脚,尾留着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
所以年夜的饭要多煮,留下年饭初二开吃。必有腊肉香肠,鱼和面。
大年初三
1
合子:初三合子往家转
俗话说:初三合子往家转。合子是中华面食中的一种,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区流行的一种面食。比较常见的是韭菜、茴香、鸡蛋、猪肉,以韭菜+鸡蛋、茴香+猪肉、韭菜+猪肉的组合最常见和最受欢迎。
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发酵的面,而是用烫面和冷水面这两种。合子皮薄、馅大、味道鲜美,因此深受欢迎。
2
饺子:祝福都包在饺子中
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饺子,由于一部分人此时需要提早出门,赶往工作地点,民俗、民风的名言是:“出门饺子、进门面”。也就是说:亲人离开家门时,吃饺子保平安,来年再团圆,家中亲人的祝福都包在饺子中。
大年初四
1
折箩:实实在在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集中倒入箩筐的意思”,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菜量很足,实实在在,残羹剩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大年初五
1
饺子:增加财富
一家人团圆吃“破五”饺子,那么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增加财富,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
大年初六
“年关”已过,一切恢复往常的生活。因此年初六可以像往常一样,吃什么都可以。
大年初七
1
七菜羹:人寿年丰,天下大同
正月初七为人日,广州等地的风俗是要准备“七宝羹”,包括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一样都不能少。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
2
面条:健康长寿
北方地区的传统习惯要吃面条,用面条把你的脚绊住,意思说你可以延年,可以长寿,可以一年都健康幸福。
2
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习俗和宜忌?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除互相拜年之外,一般不出门,也不好扫地,“一日至三日,禁扫除”,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穿新衣,拜天祖、开门放炮,喝元宝茶,发压岁钱;邻里贺岁,各投刺于门。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走亲戚,媳妇回娘家,走亲访友吃年酒。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天庆节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傍晚送“井泉童子”蔬果祭门神。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财神,处处放吉鞭,上海城隍庙还回有烧香观“财神出巡”。
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正月初五“财神日”炮竹相连不住声,荣华富贵进家门,伙伴好友要吃开张酒。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锣鼓声喧震耳聋,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正月初七是“人日”,赤豆饭,人日菜(用七种菜制成羹飨客),人日面,宴会于亲朋。
部分地区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
照这个做好运一年,赶紧收藏!
新的一年,魔菌祝大家
好运连连,蒸蒸日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