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食俗 >> 老人言除夕3要留,来年穷不留,究竟是
随着春节的临近,千家万户的灯火都亮了起来,如同阳光照亮了大地。这光明照彻了人心,总在不知不觉中将新年的喜气换掉了旧日的疲惫。
正如诗中所说,“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急切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如同春天的暖风,吹散了冬日的寒冷,带来了新年的气息。
在这个夜晚,我们迎来了除夕。除夕,又被称为大年夜、除夜、岁除等,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这个日子有着特殊的含义,“除”,即是除去的意思。因此,在除夕这天,我们有着辞旧迎新、清扫庭舍、迎祖宗过年的习俗。我们用这种方式,将过去一年的疲惫和不幸都扫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然而,除夕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我们为了生活奔波多远,无论我们有多么忙碌,到了除夕这一天,我们都会告别他乡,回到故土,与家人团聚。在这一夜,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疲惫和烦恼,与家人一起享受新年的欢乐。
其实,在这天流传的习俗繁复多样,比如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挂灯笼、吃饺子等等。
而在民间,一些地方的老人还传承着“除夕三不留,来年穷不留”的说法。那么,老人常说的三不留,究竟是何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将一切不吉利的物品、晦气的东西都清除掉,为新的一年祈福纳祥。而在这些习俗中,老人所说的“三不留”也有着其独特的含义。
1、除夕夜要留菜在除夕这喜庆的日子里,人们纷纷选购各种食材,精心烹制出一桌丰盛的菜肴,欢庆新年的到来。然而,与美食相比,人们更珍视的是那份团聚的欢乐与温馨。尽管桌上的佳肴色香味俱佳,却往往留下许多未被品尝的美味。在我们乡村的习俗中,除夕夜的剩菜是不能随意倒掉的。它们不仅不能被浪费,还要被整齐地收拾起来,放置在锅中。老人们称之为“压锅”。这个习俗蕴含着深厚的寓意。在新旧交替的时刻,将年夜饭压在锅中,寓意着来年财源广进、家庭富裕。同时,这也是在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珍惜与亲人的团聚时光,同时也要铭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愿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与财富,让美好的生活继续延续。
2、除夕夜要留灯在之前的篇章中,我们谈到了除夕夜的传统习俗——通宵不眠,其中有一项特别的活动便是守岁灯。守岁,又有守岁火、照岁等美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俚语是“熬年”。这守岁灯,意指除夕之夜,家中燃起灯烛,光明照亮整个房子,象征着家庭的团结与新年的到来。而如今,更多的是保留灯火通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留灯。在除夕之夜,人们点燃灯烛,彻夜不息,这被称为“照虚耗”。相传,通过这样的守岁方式,来年的家中将会财富充盈。这便是除夕夜留灯的深层寓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们通过留灯守岁,寓意着将一切邪瘟病疫驱走,以求家宅平安。
3、除夕夜要留人在古老的岁月里,老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除夕之夜,家之温馨,人不可或缺。何为留人?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寓意着家庭的团聚与和睦。
除夕,那是一个除旧岁、迎新春的时刻,是岁月轮回的交汇点,也是家庭情感的凝聚点。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家的温暖、亲人的笑语,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深的期盼。
正如一句古诗所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不仅是对旧岁的告别,更是对新春的热烈欢迎。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除夕夜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房不空”。这个称呼背后,蕴含着深深的祝福与期盼。留人守家,其实质是守护家庭的财富之源,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福气满满。
尽管现代的年轻人可能不再过分拘泥于这些古老的习俗,但我仍想提醒大家,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与家人的团聚。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共赏璀璨的烟花,共度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这比任何物质的满足都来得更加珍贵。
如今,春节的脚步已渐行渐近,回家的路途或许有些遥远,但家的方向永远不会迷失。愿每一个人都能顺利买到回家的车票,与亲人团聚,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春节。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你们那里的除夕夜又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儿。
#新春寻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