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起源 >> 优秀作文选登新年的味道年韵喜庆
中学七年级班韩钰岢
刚过腊月初八,那首熟悉的童谣就萦绕在我的耳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花蘸……”。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家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备年货、扫房子、炸丸子、蒸花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年味越来越浓,可总觉得时间却过得越来越慢了。
终于等到除夕来临,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因为妈妈交给我一个小任务:写春联。我搬来小桌子,摆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找到事先在平板上选好的春联模板,一笔一画开始认真的临摹。我书写的上联是:春回大地百花艳;下联是:日暖神州万木荣;横批:五福临门。爷爷在一旁不住地点头夸赞:“孙女儿,你这字写的挺漂亮呀!”我听后,心里乐开了花儿。随后爷爷又安排我写下“身体健康、枝繁叶茂、出门见喜、膘肥体壮”等小字联,我很好奇,就问:“爷爷,为什么要写这么小的字联?”爷爷神秘地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我满心狐疑。
吃过午饭,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的食材,爸爸和爷爷在打扫院子,而我在整理写好的春联,等着贴春联的“命令”。忽然听到爸爸喊我:“濛濛,贴春联了!”,我一下从沙发上跃起,拿起春联向屋外跑去。大家一起努力,不一会儿就大功告成。原来“身体健康”贴在了床头、“枝繁叶茂”贴在了院子里的梧桐树上、“出门见喜”贴在了大门的侧墙上,而那个最奇怪的“膘肥体壮”是贴在猪圈门上,看着圈内的小黑猪用鼻子拱来拱去,满圈子里撒欢儿地跑,我们大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原来这些小字联是按习俗粘贴的,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祈望。
夜幕降临,电视节目异彩纷呈,歌声笑声充斥着整个房间。厨房里飘出阵阵的香味,不停地往我的鼻子里钻,我趴在窗台上偷瞄着,不住地吞咽着口水。心里想:啥时候开饭呀?我不住地看向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的秒针在跳跃着,新年的脚步在向我奔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春晚开幕的同时,年夜饭也摆满了餐桌。家人们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年夜饭很丰盛,有“凉拌莲菜”“炒年糕”“清蒸鲈鱼”“油焖大虾”……寓意“连年有余”,还有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奶奶指着饺子对我说:“孙女儿,要多吃饺子,有惊喜!”妈妈也笑眯眯地附和。我拿起筷子向饺子不断地伸去,夹着饺子放入口中,突然,“嘎嘣”一声,我的牙齿好像咬到一个什么东西,吐出一看,原来是一枚钢镚儿。妈妈开心地说道:“祝你新的一年,福气满满!“随后又解释道:“这饺子形似元宝,过年吃到钢镚儿,寓意着幸福、甜蜜,我们大家都祝你在新的一年能够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谢谢妈妈!我一定会努力的!”我欢快的答应着,“我也祝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健康平安,财源滚滚!”,随即大家一起举杯庆祝,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春晚节目精彩呈现,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跟随着春晚主持人,我们全家人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咚......”新年的钟声已敲响,过年了!我欢呼雀跃。与此同时,爷爷在院子里燃起年火,跳跃的火苗映在我们的脸上,仿佛在预示着我们即将到来的,红红火火的生活……
年韵中学初一班王思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读到《元日》,总能联想到那热闹的新年景象,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到了冬天,春节又毋庸置疑的来到了人间,对联、饺子、红包……承载着我无穷的快乐。
腊月的上空,弥漫出一股越来越浓的香味,那是家家户户点燃的韵味,升腾起来年的守望与寄托,沿着这股香气,就能看到到处是一片忙碌的身影。
又值春节,何为年韵?
年韵是腊八粥在我的记忆中,年,从腊八开始。每逢这天早上,妈妈便会把小米、花生、红豆、莲子、桂圆等各种食材摆放在灶台上,像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等到水沸腾,食材下锅,莲子便会从锅底慢慢漂浮上来,随着水的涌动转圈圈,胖乎乎的,很是可爱。小火慢炖,汤汁吸收了食材的精华,由清冽变得浓稠,食材也不再坚硬,变得软糯,有的甚至爆了皮,仰着肚子悠闲地躺在浓稠的汤汁上。好不容易等到关火,妈妈给我满满盛上一碗,所有食材已经熬得软烂,我每次都会再加一勺糖,慢慢搅动,化开,进口,软绵绵、热腾腾、甜滋滋!
年韵是年夜饭炮仗一声响,除夕到来。贴春联,吃年饭,看春晚,穿新装。晚上,一家子团坐在电视前,边唠嗑、边欣赏小品、边吃着美味的年夜饭,年味儿就有了。也别小瞧这年夜饭,鱼:年年有余;牛肉:牛气冲天;羊:喜气洋洋。爷爷奶奶穿着喜庆颜色的唐装,慈爱地坐在桌前,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好不容易端着一碗鱼汤坐上了桌,被我横冲直撞险些撞到,妈妈连忙嗔怪我,爷爷奶奶却关切地瞧着。
一桌饭充斥着欢声笑语和浓浓年味,带着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大家举杯欢庆。
年韵是团圆节大年初一,清晨。
一缕晨光透过窗户,唤醒喜悦的人们。初一最热闹,中午的团圆饭,老人们忙个不停——烧菜、盛汤,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女人们则聊得热火朝天,男人们就爱喝酒,他们谈天说地,将对新年的期许全灌在了酒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春节是欢乐和吉祥的象征,春节是一年当中的新起点。
接下来的四五天,是孩子们的心头喜。走亲戚、拜年、领红包,放鞭炮。随着一声声拜年的祝福语,新年在热闹里过去。压岁钱,寓意着希望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饺子别称“交子”,形状像元宝,有包住福气的意思。过年不能没有鞭炮,孩子们喜欢放那种又小又有趣的摔炮,无需点燃,往地上重重一摔,便瞬间炸开,路上巷子里满是的,总能吓到一两个行人,当路人发现角落里恶作剧成功哈哈大笑的小孩,也不恼,只是面带微笑无奈地摇摇头。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这个时候都不害怕吵,反而感觉热闹得很。
年韵是幸福年直到元宵节,吃完圆润润的汤圆,年,也算过完了。新一年来到,人们放烟花庆祝,高空迸开,分外妖娆,伴随着月亮和星星一起闪耀在新的一年。
烟火向星辰,星辰闪烁,满怀的祝福希望都如愿以偿。花开花落,归去来兮。春去春来又一载,愿新春新岁,从今后,家庭吉吉利利,人们百事都如意,愿祖国繁荣昌盛,生生不息。这年韵,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新年好,万象更新!
喜庆的春节中学初班张奕恬
恭喜恭喜中国年,歌声万里连成片。欢乐欢乐中国年,红红火火到永远。——题记
在咕噜咕噜的腊八粥里,在红红火火的灯笼里,在噼里啪啦爆竹声里,在嘻嘻哈哈的笑声里,我们等来了这个喜庆的节日——春节。
春节的市场是喜庆的。春节临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置办年货,市场里人山人海,商贩的叫卖声、吆喝声……还有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络绎不绝。但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是专卖年货的摊子,一顶红布搭成的棚子,堆满了窗花和春联,挂满了灯笼和挂饰,一眼望去皆是喜庆的红色,充满了年的气息。我们提着一兜的年货满载而归,准备迎接喜庆的春节。
一起包饺子是喜庆的。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姥姥擀皮,我包馅儿,爸爸负责煮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伴随着锅中腾腾升起的水蒸气,一案板的饺子已经下了锅,在锅中咕嘟咕嘟地翻腾着,仿佛一群白白胖胖的娃娃在池中嬉戏。空气中充斥着肉馅儿的香味,让人更期待锅里的饺子,弟弟妹妹兴奋地围在灶台前,迫不及待想要吃饺子。一大盘饺子上桌,一眨眼就一干二净。吃上一口饺子,更品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团圆的年夜饭是喜庆的。除夕当天,妈妈从下午就开始忙活:洗菜,切菜,炸带鱼、蒸甜饭、煮饺子……屋里到处是菜香。爸爸妈妈准备了一大桌的佳肴,有酥脆的炸藕合,软糯的甜饭,美味的饺子,香甜的汤圆……除夕也是姥姥的生日,我们拿出蛋糕,点燃蜡烛,一起为姥姥祝寿,在窗外此起彼浮的爆竹声中,我们举杯欢庆新春佳节,零点的钟声里,我们又跨进了新的一年。
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是喜庆的。爸爸过去给烟花点上火,又迅速跑开,我则捂住耳朵退到一边,看着烟花“咻”地一声飞上高空,又“啪”地一声在夜空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又如同一朵朵欣然怒放的鲜花般艳丽多彩,又仿佛天边的晚霞般绚烂,为漆黑的夜幕带来了一丝光彩。烟花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小区,我们静静地欣赏着这春节独有的美景。一声声爆竹响,也放出了浓浓的年味。
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重要,最喜庆的日子,也承载了我们儿时无尽的快乐,春节是一年的起始,也是播撒希望的季节。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让我们带着希望,开启美好的一年。#元宵节该吃汤圆还是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