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起源 >> 春节的风俗除夕守岁四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过年有守岁的习惯。在大年三十这天夜里,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饮酒叙谈,终夜不眠,等待新一年的到来。除夕守岁,自古有之,古往今来,年年如此。旧时守岁一般都是通宵达旦。守岁的重要特征是“点灯度夜”,一直到黎明。也有的叫做“熬五更”。既有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愿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到:“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因此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不乏振作进取精神,令人钦佩。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除夕之夜,要吃年夜饭,全家团聚,美食佳肴,酒足饭饱。当晚要新桃换旧符,贴门神,上香敬祖宗,迎接灶神,辞旧迎新这才是真正意上的过年。如果彻夜不眠,又毫无倦意,就是预兆着来年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现在的除夕,人们沿袭了古时候许多好的习俗,在除夕夜虽然不再象以前那样“守岁”了,但有的互相登门拜访,远归的亲朋好友,促膝谈心。还有的打扑克、下象棋、讲故事、猜谜语、看电视、吃糖果所有这些,仍是除夕的一大内容,充分表达了人们,期望人寿年丰和盼望新春到来的激动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