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起源 >> 善韵缘辞旧岁,迎新春除夕这些习俗讲究,
旧岁至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又到了一年一度除夕佳节,这一天人们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到处都喜气洋洋,全家人相聚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那么,除了这些,除夕是怎么来的?还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仔细讲一讲!
除夕的来源
传说在古时有个凶猛的怪兽叫作“夕”,每到岁末就出来伤人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鞭炮声,于是在每年的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贴上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赶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平和安宁。
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之为“除夕”了。除夕,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无论在哪都会赶着回家和家人团聚。
除夕祭祖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但逢大节小节,都要对先祖表达追思和怀念,春节更不例外。
在除夕这天,有条件的家庭会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奉于家中上厅,并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祀祖先,祈求在新的一年,依旧能受到祖先的保佑,以保来年事事顺利,远离不必要的烦恼忧愁。
除夕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迎接新年的重头戏,每到除夕这天,家人就早早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等到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个团圆饭。
年夜饭一般准备的菜数量必须是双数,比如:四个凉菜,八个热菜,寓意着家人在接下来的一年,稳稳当当,没有波折。
另外,年夜饭的菜都必须是寓意吉祥的,比如:代表大吉大利的鸡,代表吉庆有余的鱼,代表年年高升的年糕等等。
除夕看春晚
吃完年夜饭,接下来的活动大概就是全家守在电视机旁,等着每年一次春节晚会的播出。虽然春晚并不是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春节晚会已经逐渐成为大年三十晚不可缺少的节日内容了。
全家老小聚集在电视前,收看春节晚会,这种喜乐融融的氛围可是任何节日都难以比拟的。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谓之“燃灯照岁”,所以其主要的习俗,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即大年夜时,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经久不灭。相传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有的地方还会在除夕之夜,吃过年夜饭后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这样便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好让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发压岁钱
作为小孩,最为期待的,便是春节的压岁钱了,因为大年三十,长辈都会给晚辈红包,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以前的除夕夜,长辈还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的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人们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