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过了腊八就是年,岁岁平安又团圆

发布时间:2024/12/7 16:14:25   点击数: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一篇文章《腊八粥》,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今儿个就是腊八节了,喝粥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传统的民间节日。

俗语常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由此可见,腊八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承前启后,新旧交替,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处处也有了喜庆热闹的氛围。

腊八由来

腊八节来源于上古腊祭,神农氏“始作腊祭,以告上苍”,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庆祝当年已得收成,祈求来年民丰岁稔,当天古人会有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丰收降吉祥的传统。

《礼记》称“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在民间逐渐固定以腊月八日为腊祭日,俗称腊八节,此日喝腊八粥的习俗,亦源于腊祭“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所表达的终始交接、丰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可见,其由来已久。

中国先民依赖农业,正是通过祭祀,他们感恩百神对过往一年农事的馈赠,同时祈求来年上天赐予风调雨顺,土地厚赠五谷丰登。

腊八习俗

中国幅员辽阔,有很多不同风俗,腊八节也有很多习俗。

1、腊八粥

腊八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传说人们过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是与“赤豆打鬼”的风俗有关。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2、腊八蒜

在华北地区有一个习俗。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直至除夕启封时,蒜瓣已经湛青翠绿。醋味入蒜,柔和了蒜的辛辣,又增添了蒜香,是吃饺子、面条的最佳佐料。

3、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腊八诗词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腊八节这么重要的节日,诗人们也是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腊日

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为我们带来了浓郁的粥香,喜庆的气氛,还有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与祝愿。过了腊八就是年,岁岁平安又团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hd/1454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