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活动 >> 过年给孩子包红包是有讲究的,要绕开以下数
再有三天,马上就到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啦!
可是,您晓得不?新年红包可不是能随意给的!
不同的数字有着不一样的讲究和忌讳,甚至有人为此产生了矛盾。
那么,到底给孩子发多少红包才恰当呢?
去年过年的时候,新婚没多久的小李跟着自家丈夫回婆家过年。
这期间有亲戚给孩子包了块钱的红包。
小李心里琢磨着要给亲戚家的孩子回一下。
她这人向来大方,直接就包了个元的红包。
接着就放进了亲戚家孩子的口袋里。
结果等对方回到家,就赶忙给小李的丈夫打了个电话。
一开口就问他们是不是打算离婚?
小李的丈夫一下子就呆住了,还反问人家为啥会这么想?
结果那个亲戚讲,你媳妇给孩子包了三百块钱的红包。
这边向来有一种讲法,“三”意味着“散”,要是红包给三百块,那就代表着“散亲”。
而且这位亲戚恰好是男方那边的,所以就寻思着小李是不是提前跟人说一说他俩离婚的事儿。
小李听完这番话,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赶忙跟对方解释了老半天。
自己呀,纯粹就是想多给孩子包些零花钱罢了。
亲戚听后总算放心了,接着又跟小李说,以后包红包得留意当地的习俗和讲究。
那除了这些红包,还有啥得留意的呀?
除了“3”,红包最好也别出现“4”这个数。
毕竟“4”跟“死”谐音,在平常生活里,大家也都会尽量躲开“四”。
好比有的楼层里压根就没有4楼和14楼。
这在好多人看来都是不吉祥的东西。
要是包红包的话,可千万别让数额以“4”结尾,要不然钱花出去了,对方说不定还觉得你在咒他呢。
另外,不少地方都存在“单丧喜双”这样的讲法。
只有办丧事时给的礼金和红包会是单数。平常过年以及结婚的时候,给的红包都是双数。
再者,咱们中国人一直都讲究“好事成双”,因此在订酒席用餐的时候,也会挑双数的菜量。
那红包就压根不可能是单数呀。
值得说道说道的是,在有些地方“7”也挺让人忌讳的。
在丧葬文化里,人死后的灵魂会在第七天返回家中。
这才出现了“头七”的讲法,于是“7”也就慢慢跟“死亡”关联上了。
另外,由于地区存在差别,南方和北方在红包数额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这一点也得特别留意。
北方人一直都很豪爽,做事注重有面子,因而红包通常都是整百的。
两百、六百、八百,有的家庭甚至会给孩子成千上万的红包。
不过大体上也都是长辈给予晚辈。
不过南方可不是这样,在这,红包就只是图个吉利罢了。
钱数或许不重要,可数量会不少。
甚至在门口碰到保安,在餐馆遇见服务员,要是聊得投机也会给发个红包。
差不多每次见了面大家都会给彼此发个红包来增添些喜气,通常就是5块、10块,要么就是50块、块。
有人讲广东大概是平均红包数额最少的省份,基本都不超过五十元。
所以要是有那种南北方结合的家庭,去对方老家之前可以先了解了解。
除了钱数,发红包还有不少要留意的地方。
首先呢,新年红包最好在当年买,并且要和新的生肖相对应。
好比说明年是龙年,可别等到发红包那会,给出去的却是兔年的封面。
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认为你既不重视,又不用心。
另外,要是金额不一样,最好别在同一个场合和时间给出去。
特别是小孩子,他们或许会当场就给拆开了,这肯定会有点尴尬呀。
要是大人接到红包,那最好别当面拆开。
这么做会显得不太讲礼貌。
既然红包有这么多讲究,那到底给孩子发多少红包才算合适呀?
提起“吉利”,那就不能不说“6”和“8”。
这俩数字,中国人着实难以抵御。
“六六大顺”意思是啥事儿都顺,“8”呢跟“发”读音一样,这里面包含着大家想要发财的愿望。
所以发红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也是这两个数字。
“66”、“”、“88”、“”,还有六百、八百,这些都是平常常用的红包数额。
要是关系没那么亲近,六十六就显得太少啦。
那像这样的整数没问题,这个数字也挺好。
在有些地方办结婚的事儿,一般亲戚随礼通常是元或者元。
要是关系特好,家里条件也没啥问题,那0这个数儿当然也挺不错。
最后啊,再跟大伙聊聊,红包这一习俗究竟打哪来的?
首先得从“过年”讲起。
而“年”还被叫做“年兽”。
据说,这是一种特别凶狠吓人的恶兽。
常年被锁在石柱那里,由天上的紫微星君负责看管。
不过一到除夕晚上,它就悄悄溜出来,闯进村落把人给吃了。
这就是为啥会被叫做“年兽”。
后来呀,大家发现年兽特别害怕红色、火光以及会发出巨响的东西。
所以一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用放爆竹、贴春联的方式把年兽赶走。
时间长了,就有了过年的习俗。
在不一样的地区文化发展当中,过年慢慢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的风俗习惯。
“压岁钱”就属于其中的一类。
“压岁”也被写成“压祟”,这里的“祟”说的是邪祟或者其他不吉利的玩意儿。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不行,脆弱的小孩子更容易常常夭折。
因此一到过年,家里的长辈都会给小孩发压岁钱。
希望他们在接下来这一年能平平安安的,不会被邪祟给伤害到。
渐渐地这就变成了一种风俗。
民国那会往后,压岁钱一般都会被用红纸包起来,然后给到小孩子。
所以后来它就得了个称呼叫红包。
到了后来,平常婚丧嫁娶的时候也有了分发红包的这种仪式。
红包文化就逐渐传播开来了。
不过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红包慢慢开始走样了。
有些人有意地开始比谁的红包金额大、数量多。
迎来送往的人情,到最后就只成了一本本充满算计的账。
这么一瞧,反而是让红包失去了它原本的意思。
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被“红包”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每到过年的时候,最让人犯愁的事就是红包该咋给。
金额越来越高,把大家愁得不行。
依小编的想法,红包就是一种能代表大家心意的祝福。
咱们别太在意红包的钱数,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到心就行啦。
四川正道文化: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有说道的,要是没避开这3个数,极有可能被人家拒绝收下或者把人给得罪喽
闽南网:春节时一般给小孩子多少红包合适给小朋友压岁钱的恰当数目-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