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在除夕夜,我们都有守岁的习俗,您了解

发布时间:2025/1/20 13:41:17   点击数:
中国民间在除夕夜都有“守岁”的习俗,那一天夜里一家人团聚,坐在火炉边,吃吃喝喝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关于“守岁”最早的记载应该是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根据传统,“守岁”之后每个人都又长了一岁。不过这似乎有一个疑问:所谓长了一岁,到底长了一个什么?在除夕夜前几天明明刚过完生日,难道我又变老了?这显然不符合人类进化的基本原则,那么“岁”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与唐朝的时差晚唐诗僧栖蟾写过一首《除夜》: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跨年时间是午夜12点,但是古人是以更鼓计时,我们所谓的12点是在3更中间,所以按照一个更鼓完整的时段,要进入4更天才算跨年,换算成今天的时间表述的话是:凌晨2点24分。我们一般认为“岁与年·”好像是阿婆和姥姥的关系,名称虽不同,说的确实一回事儿。刘希夷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好像就是在说这个道理。不过从文化角度上来讲“岁与年”确实不同。天之大数甲骨文中“年”字很像一支成熟的麦穗,原本的含义是“谷物成熟”,古文里也经常出现“有年”的字样,不是说这个地方出现了年兽,而是说这里今年大丰收。因为在古代还没有转基因和杂交技术,谷物的自然规律是一年一熟,渐渐的“年”就演化成了时间概念。“岁”比起年来要复杂很多,“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周期或者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岁”指的是天上的木星。至少在商朝的时候,古人就发现了木星的轨道与黄道带非常接近,木星运行一个周期大约要12年,人们就把木星的运行轨迹分为了12份,每一份代表一年。世界人民热衷的数字12就是出自这里,古书中将12称为“天之大数”,所以有了12生肖、12时辰、大摊礼上的男童也是名。在我们看来日历这种东西实在是太普通,但是古代的人们对天文有着强烈的敬畏之心,认为这是上天给天子的启示,所以只有天子才有资格颁布历法,同时也只有天子有义务告诉百姓,哪一天才是新一年的开始。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一个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日,“正朔”连用就是正月初一的意思,我们今天电视剧里经常可以到某人底气很足的说道:“奉某某正朔。”代表的实际上是他效忠于哪位皇帝。这样的规定,除了效忠之外,还有一个逻辑。古代对于天文观测其实很容易出错,经常有民间与官方观测结果不同的现象,如果大肆普及“民科”,那么国家的时间就会混乱,不如直接将口径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最终形成单一口径,这样就算有错也不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如果错误太大也没事儿,慢慢修改就好了。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八星宿古人将上天一分为四,成为四象,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在黄道带上,每一象再分出七个区域,就是二十八星宿。木星十二年走完这些区域,每一年走过的区域称为“一次”,也由此衍生出了“次序、依次”的说法。这些星次的名称非常古典、雅致分别是:星纪、玄枵(xiāo)、娵訾(jūzī)、降娄、大梁、实沈(chén)、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就是中国版的黄道十二宫,古人又将他分为了四象,每一象包含三个星次,这三个星次里中间那个对应三个星宿,两边的各对应两个星宿,这就构成了十二星次和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岁在降娄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终于可以揭开“岁”的神秘面纱了,您应该想到了,“年”是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或者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岁”是木星的运行周期。我们来看一段《左传》的记载:“于是岁在降娄”,如果您是“王庶文讲坛”的老读者,这段记述已经难不住您了。“岁在降娄”,就是木星纪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木星行经降娄星次的那一年。当木星划过“降娄星次”抵达“大梁星次”的时候就是“岁在大梁”了,由此可见“岁”代表的是木星划过一个星次的时间,另外还有一种“终岁”的说法,指的是木星依次运行完所有星次的时间,也就是十二年。在先秦时代十二年等于一岁,到了《汉书》里已经有了一岁等于一年的例子。好了,关于“守岁”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吧。今天是除夕夜,您的家乡或者家庭还有“守岁”的传统吗?如果有的话,那么您可以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周围的人,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贡献一点力量也是好的。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岁”与“年”不同,“岁”指的是木星划过一个星次的时间,“年”指的是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周期或者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第二、在先秦时代人们认为12年为一岁,在汉朝以后则有了一年一岁的记载。谢谢赏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qy/14545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