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起源 >> 除夕夜你干啥这父子俩都在画画
本文系签约作家赵春秋原创作品,转发请保留底部作者简介,无需标明来源。
文嘉寒林钟馗图
快过年了,我想问问你除夕夜守岁时计划干什么,打麻将、放鞭炮?看春晚?抢红包?或者是看着春晚抢红包抢到手发抖?总之,正常情况下,你肯定不会去写作业、读书、练字或者画画的。可是,这父子俩却不一样,这一夜对他们而言,仿佛与其它夜晚并无区别,他们依然在进行艺术创作。他们是书画史上最杰出的父子之一:文徵明与文嘉。
文徵明 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
和历史上大多数少年天才的书画名家相比,小时候的文徵明简直就是弱智儿童,七岁才勉强地站起来,八、九岁还说话含糊不清,好在他的父亲文林独具慧眼,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认为这个孩子会大器晚成。到了十一岁,文徵明终于能够流利地讲话,开始进入私塾学习,而且好像开了窍一样进步飞快,甚至一天能背诵数千言,学渣华丽地转身变成了学霸,很快就成长为与同龄好友唐伯虎齐名的青年才子。
文徵明赤壁赋局部
与唐寅的风流高调、吟风弄月不同,文徵明是稳重到近乎于刻板,简直空负了“才子”之名,传说有一次唐寅、祝允明请了几个烟花女子藏在船上,然后请文徵明游湖赏月吟诗,文徵明应邀请上船后,发现有温香软玉做陪,吓得顿时跳湖逃遁。25岁时,文徵明写过一首诗记录自己的除夕日常:“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别人在除夕忙碌着辞旧迎新时,我却还在灯下挑拣旧诗句,不要笑我太过迂腐,一年主要的工作和事业就是文章诗词啊。
文徵明寒林钟馗局部
就这样一个品学兼优、刻苦勤奋的人,诗词文章书画样样出色,居然十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直到54岁才被推荐得到翰林院待诏的低级小官,由于他在文艺界的盛名而时常受到同僚的嫉妒与排挤,三年后他便辞官回乡,从此专心诗词书画,弄翰自遣。如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寒林钟馗图》是他在年除夕之夜创作的,时年65岁,画中寒柯瘦硬,云烟飘渺,钟馗以文士形象出现,双手拢袖独立于水滨石际,自题为“除夕戏作”;文嘉的同题画作完成于年的除夕,在爆竹声声中,传承父业的他和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站在书案前,挥毫画出了极其类似的一幅画。
文徵明寒林钟馗-台北故宫藏
在古代,画家们通常把钟馗视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创作题材,很多画家用《寒林钟馗》来刻划一种孤高不群、遗世独立的叛逆性格,文徵明除夕夜创作这幅画堪称其中的代表。肃杀的严冬,在云林泉石之间,钟馗双手拢袖怀揣象征文士的笏板,而不是如传统绘画中那样手持宝剑,孑然独立,一幅萧散落寞的神情。古人认为林中多鬼魅出没,自是钟馗的用武之地,而文氏父子所画钟馗,以笏板代替宝剑,虽面目狰狞,须眉间却俊爽英武,仿佛在以一幅“文相钟馗”宣泄着深藏于文人心中的、不足为外人所道的别样情怀。
文徵明 离骚局部
文徵明始终是非常勤奋的,《书林纪事》记载他“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一天写一万字个毛笔字,简直是魔鬼训练!九十岁高龄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没有写完就永远放下手中的毛笔,端坐着平静地与世长辞。和他的恩师沈周一样,终其一生,文徵明的生活是平淡平静的。然而,像唐寅那般的才子风流、播传众口地春花绚烂、火树银花,如流星划过夜空般耀眼璀璨,最终却难以敌过这样细水流年的澹泊与宁静,无论是作为自然个体还是作为书画艺术家,文徵明魅力的迷人之处刚好就在于这份波澜不惊、持之以恒、从容不迫之中。
文徵明 昨来帖
作者:赵春秋,男,号南山子,中国民盟盟员。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部主任,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工作室导师,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冰雪画研究会理事,中华艺术研究院秘书长,世界华人华侨联合总会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时晴堂艺术馆艺术总监。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白癜风排名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