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6 15:51:44 点击数: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www.xxzywj.com/m/大家好呀,我是芈小兔。过去的一年里,芈小兔陪伴大家走过了二十四节气,小朋友也学到了很多节气相关的小知识,看到了古代人民在没有科技加持的情况下,凭借对气候和农时的长期观察,用节气划定出最有利于农耕的天时地利,为古人的智慧摁个赞!今天是立春,是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气。那些年,我们对“立春”有多少误解?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立春”其实并不是春天的开始?我们听过的俗语“腊月立春遇黑年,正月立春三月寒”,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今冬疫情的复燃,古人的经验里有哪些预见?接下来,和芈小兔一起,走进“立春”节气,开展科学探究吧!(悄悄告诉你,探寻结束后有好玩的科学实验哦,一起动手试一试吧!)“立春”不是春天的开始立春虽为“四时之始”,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也是一年的开始。但是,立春指代的这个“春天”,并不是真正的春天,而是天文意义上的春天。而且,用来形容立春最贴切的词,不是“春回大地”,而是。。“春寒料峭”,就是冷冷冷。。那么,问题来了,春天从哪天才算开始呢?从气象上来看,立春后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持续在10℃以上,春天才算来了!所以,芈小兔提醒各位爸爸妈妈,立春后气温虽有所回升,还是要注意给宝贝们防寒保暖哦~对滴,就是“春捂秋冻”的捂啦~至于原因么?说起来和疫情还有些关系呢~瘟疫始于大雪、盛于立春、灭于清明古时谚语云: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蜇、完于春分、灭于清明。目前的实验显示,新冠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在-60℃状态下可保存数年,在4℃环境中比较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活性逐渐降低,在56℃下持续30分钟即死亡。结合古人防治瘟疫的经验和现代医学,证实: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活性会被抑制。我们的免疫力也随气温变化而波动,当气温下降时,免疫力也下降;春天气温回升,免疫力也随着恢复。温度偏低,病毒活性强,人的免疫力却降低,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古人总结出疫病起灭的规律:在大雪到惊蛰这两个节气间,气温在零度和零度以下,是病毒活跃的时间,此时,人的免疫力很差,如果接触到病源,就很容易感染。庚子鼠年的这场大疫,此时的发病风险还很高,提醒大家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防寒保暖,临近春节,各位计划返乡的爸爸妈妈,路上注意个人防护,一路平安,早日归家和孩子团圆。疫情必将在春暖花开的辛丑牛年被消灭,静待春暖花开,疫情消散。腊月立春遇黑年,正月立春三月寒我们常听老人说今年是黑年,是寡年,这是什么意思呢?“黑年”指的是无春年,无春不是没有春天,而是农历的立春和阳历的立春没有在同一年。当初制定历法时,古人为了适应寒暑变化,每19年,在农历里加入7个闰月,导致19个年头里,有7个没有立春。比如,年的阳历立春是2月3日,农历是腊月二十二,年立春是2月4日,那天是农历正月初四。年头年尾都没有立春,所以,被人们误读为黑年、寡年。其实,历史上,人们对于立春在腊月,在新年之前,都是满怀期望和感恩的。宋朝某年适逢除夕立春,立春刚好在年尾,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并没有觉得不吉利,反而觉得在一年的最后一天里,立春和新年同时来到,守岁放鞭炮时,迎接春天的到来,双重之喜啊,于是,兴奋之余作诗一首: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宋]王安石《次韵冲卿除日立春》无独有偶,也是腊月立春,也是宋朝,邓深直接以“腊月立春”为题作了一首诗,抒发喜悦的心情:柳条弄色舞轻风,不与寻常岁暮同。寒气望尘先斂退,阳和和轫已交通。菜丝盘玉还充席,幡字花房正代功。首迓东皇须痛饮,可能无句著新工。——宋朝邓深《腊月立春》腊月立春,春天提早来到,寒气先退,温度回升更快,整个自然界会很快恢复生命力。春天都提前来了,明年不是更好吗?今年,也是腊月立春,希望古人的这份豁达的积极心态,感染每一个人。毕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达。当然,我们也要防备冷空气的突然造访,出现“倒春寒”。为了实时监测温度,及时增添衣物,家里需常备温度计,不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温度计里的液体柱升降的秘密吗?和芈小兔一起动手做一个温度计,探寻其中的玄妙吧!科学小实验-自制温度计01:49下个节气见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inrccard.com/jrnr/1453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