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礼仪 >> 满分作文浓浓的年味
浓浓的年味
一考生
年,承载着无数的感情,抚慰了无数疲惫的心灵。正所谓沧桑的是岁月,永恒不变的是几十个春秋的相伴。年味与亲情对接,亲情与年味相融。
浓浓的年味是车站港口的味道。
怀揣着思乡喜悦的游子,从四海八荒,满载着收获,满载着喜悦,满载着期望,等候在车站港口,相互问候着,诉说着心中的喜悦。他们虽互不相识,却因归乡踏上了同一列车箱,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充当着彼此熟悉的陌生人,感受着彼此跳动的心。急切的心情不知从何安放,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双翅膀,瞬间飞往自己的故乡,投入亲人的怀抱。家乡的老母亲又何尝不思念自己的孩子呢?只是久久地矗立在门前,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村口,手却不安地攥着衣角,直至游子的怀抱温暖了那颗悬着的心,不安的手才缓缓放下。
浓浓的年味是烟花爆竹的味道。
关于描写春节喜庆气氛的诗词数不胜数,王安石的《元日》可谓是一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爆竹将我们带入年的气氛,感受年的喜悦。小时候,妈妈总是抱着我,跟我讲关于年的传说。她说年是一只凶猛的怪兽,常年生活在水底,每到除夕夜,就出来作妖,弄得民不聊生。后来,聪明的人们发现了它的弱点——它害怕鞭炮的声音。于是人们每到除夕夜,便放鞭炮吓它。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来打扰人们的生活,放鞭炮也成了个驱邪请安的习俗。说罢,妈妈会为我递上一根火柴,鼓励我去放鞭炮。而我常常想象自己是个小英雄,为驱除鬼怪挺身而出,点燃鞭炮。那一根根鞭炮散发出来的烟像雾一样弥漫在空气中,鞭炮声此起彼伏,鞭炮壳像一只只无头鸟,四处乱撞,飞扬着,闪着晶莹的火花。有时,调皮的鞭炮冷不防地弹到我的脸上。妈妈总是慌忙地摸着我的脸,从口袋里熟悉的掏出一颗糖,放在我的口中。她说这样就能甜甜蜜蜜一整年。直至今日,我又循着妈妈的道,怂恿弟弟去放鞭炮,仿佛一切都回到了儿时的欢乐时光。
浓浓的年味是家乡饭的味道。
夕阳余晖才爬下山头,家家户户早已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很远便能听到妈妈的切菜声,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有时由高到低,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清脆悦耳。刀与砧板的碰撞仿佛不是猛烈的撞击,而是琴弦与琴声的完美交织。我就这样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耐心等待着属于我的美味。当夜幕四起,一桌丰盛的菜肴总算映入眼帘,其次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处处洋溢着喜悦。我细细品味着碗中的面条,热腾腾的汤映着我顽皮又略显成熟的面孔,似乎什么都变了,又什么都没改变。
冯骥才说过: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的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年味不是物质斗盛,而是亲情的盛宴,千里迢迢赶回家,不是为了一顿饭,而是一次亲情的朝圣。或许吃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满心的欢喜。扫去了人们一年的疲惫,带来了对未来的期盼。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如今,新年已过,年味不减,浓浓的,印入人们心中。怀着更美好的憧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