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礼仪 >> 吴文英感慨数年不能回家过年,写下一首思佳
吴文英的词,对现代人来说,比较难懂,因为他喜用典故和代字,遣词造句也爱苦心经营,所以对诗词没有一定基础的人读来,犹如天书一般,很难品到词中三昧,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吴文英的词,整体流传度不广的原因。但吴文英本人,的确算得上宋词中的大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而且,吴文英的词,也不是每篇都“佶屈聱牙”,难以读懂,有些词,也是通俗易懂、感情真挚的佳作,比如下面这首《思佳客·癸卯除夜》。
据相关学者考证,吴文英这首词,作于宋理宗淳祐三年,当时词人正在杭州,这一年除夕,吴文英又不得与家人团聚,又是独自一人过年,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吴文英曾经做过幕僚等小官,之后虽然与许多权贵交往,但却并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他曾在苏杭地区居住十年,这十年,有过得意也有过辛酸,所以,当除夕之夜来临,词人独在异乡之时,各种心事涌上心头,怎能不有所感怀呢?
总体来说,吴文英这首词,上片感慨年华易逝,羁旅在外无法归家,下片感叹穷困潦倒之状,并以贫富对比进行结尾,意味深长。整首词,以朴素真切的语言,将词人自己那种穷愁潦倒、寂寞失意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人生如寄的悲哀,亦渗透于字里行间之中。吴文英所抒发的这种感情,即便是千载之下读来,无疑也能引起人们共鸣,这不就是整日奔波在外的人们吗?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宋·吴文英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首二句便体现出了孤独之感,“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一年的除夕之夜,本该是全家团聚、共同守岁的时候,可是词人却只能独自一人吟唱着新词,来送别旧的一年,节日并没有给词人带来一丝一毫的欢乐,反而看到多年江湖漂泊的生涯,让他头上又添了几丝白发,又多了几分老态。开头两句,词人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在吟唱着新词,但却带给人一种悲凉酸楚的感觉,可以说悲情之气氛已然有所体现。
古人在除夕守岁以迎接新春本是惯例,但词人却用“送岁华”三个字来描写除夕之景,可见,在词人看来,所送走的不仅仅只是新春而已,还有词人的青春年华,这或许正是词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ly/145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