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年味越来越淡浓浓的传统节日魅力,怎样

发布时间:2024/1/18 18:54:22   点击数:

后天,就是除夕啦!

小时候,过年可是小孩子们最期盼的日子。

因为,过年就意味着:

买新衣服、买玩具、有好吃的,还有许多的红包;

家里贴福字、贴窗花,喜气洋洋;

一家人团团圆圆,都说着喜庆的话,即使再调皮也不怕挨批挨揍;

放鞭炮、放烟花、赶大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

那时候,年味,是孩子手中冰糖葫芦的甜味;是大扫除的尘土味;是置办年货热热闹闹的味道。

可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时记忆中的年味儿,反而越来越淡了。

好吃的和新衣服,早就已经对孩子没有吸引力了;烟花爆竹基本上看不到了;置办年货也不需要去赶集大包小包地拎回家了。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也能感受到我们儿时记忆中浓浓的年味,将这个几千年最富有传统色彩的节日,继续传承下去吗?

当然有!

这套《画给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盛宴》(全4册),就特别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这套书,囊括了春节以内的8个中国传统节日,19首中小学必背节日古诗词,69则俗语、谚语和歇后语;24首节气古诗。

让孩子能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气,也让他们开启一段知识发现之旅:

1、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习俗

“过了腊八是新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卖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很多人都不陌生。可是,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

原来,春节起源于汉朝,官员们到春节时都要去朝贺天子;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五代后蜀;而燃放爆竹,则是宋朝才开始出现的…

在除夕这一天,大家要吃饺子、年糕、春卷、汤圆等,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团团圆圆、事事顺遂。

书中还有许多关于春节的谚语、俗语、古诗词、民俗活动等,让孩子能够更全方面地了解春节。

如果想更有仪式感一些,不妨照着书列一个清单,如:带着孩子一起包饺子、贴福字和对联、大扫除……让这个春节,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2、学历史、读典故、了解8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除了春节,这套书还介绍了其他7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

从节日的起源,到神话传说,再到民俗、美食,简直是应有尽有。

比如:

什么是元宵节?为什么要燃灯?元宵节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各地的端午节都是怎么过的?北京有游天坛的习俗,四川有“打李子”的习俗,那河南、山西呢?

各个节日的传统美食都有哪些……

一套书读下来,不仅能让孩子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在过节时能多一份仪式感。

3、19首中小学必背节日古诗词,助力大语文学习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套书就每个节日,精挑细选了2-3首最具代表性和最出名的古诗词。总共19首,都是中小学必背的节日古诗词。

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节词,就被收录其中。

另外,还有王安石的《元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牧的《清明》……

不管是学龄前幼儿,还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可以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4、有许多拓展知识、趣味性强

除了关于传统节日的一些知识以外,还有一些非常特别的拓展知识。比如:

四大名著中,关于节日是怎么描述的?

从天文学角度来看,“牛郎星”和“织女星”真的能相会吗?

为什么地平线上的月亮,比高空中的月亮更大……

怎么样?这些科普小知识,是不是很好玩呢?

如果你想要带着孩子近距离地感受传统节日,那不妨来感受一下元宵节猜灯谜的喜庆吧,看看你和孩子是否能猜中?

玩游戏、看科普,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

近距离地感受和了解每一个传统节日,就是和历史的一次碰撞。这套《画给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盛宴》全4册,不管是送人还是自用,都非常合适。

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还对孩子以后的语文、历史、古诗词的学习有帮助。家有孩子的,千万不要错过~

第一次期末口试,6岁女儿逆袭数学满分,该怎样面对“双减”?

双减之后,小学期末考试加大难度,“三年级现象”提前了?

“自从娃上幼儿园,自己就没有秘密”,网友:家有同款,笑不活了

——END——

拉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ly/1453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