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除夕夜,从武汉来的孩子发烧了北京房山社

发布时间:2023-1-25 8:39:39   点击数: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房山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朱浩东来说,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作为与居民们离得最近,接触也是最多的社区医生,他第一时间加入了防疫工作,下村调查、卡点检测、防疫指导……从春节前开始,与朱浩东一样,社区医生全部停休,奔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排查发热病人。在朱浩东看来,社区医生应筑好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做好疫情防控的基层守门人。

全部停休社区医生连轴儿转

2月5日,戴着口罩的朱浩东坐在诊室中,为一些慢性病患者诊疗。这一天,他需要值24小时班,这也是近十天来的第四个白班连夜班。

初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个名字时,虽是医护人员,但是对此仍旧十分陌生。

从1月22日开始,面对突发的疫情,医院全部转入“战时”状态。“您好,请您测下体温。”医院大门前设置了临时体温监测点,医院者进行测温。同时进行预检分诊、询问流行病史。5名工作人员穿着军大衣站在院门外,一站就是一天。

经过测温的患者无无异常后,医院。每天出诊时,朱浩东也做好了必要防护,虽然现在门诊量不大,医院每天约有人左右。但是,仍旧有很多与防疫相关的工作需要去做。防护服穿脱培训、做防控演练,推演一旦有医院,应该如何处置。“根据实际变化,医院的诊疗流程、隔离地点进行调整,同时要学习培训相关知识,一忙起来就没有点儿了。”

除夕晚上,朱浩东值班时遇到了一个突发状况。辖区内一家三口人从武汉回来,一直配合在家中进行隔离,还有2天就过了14天的隔离期。

除夕当天,家长给孩子洗了个澡。当晚孩子出现发烧症状,家长一下子变得十分焦虑,情绪也变得不稳定,家长要带着孩子离开家赶紧就医。

村子负责人将情况报医院,相关医院派进行接诊。“但是现在家长情绪不稳定,非要出门,快要控制不住了。”村里的医院,希望能够派医务人员在到达前对其进行安慰。当天值班的朱浩东马上穿上了隔离衣、戴好护目镜等装备随时待命。“最终还是通过医院,检查的结果发现,孩子是洗澡中着凉了。”

防控前移下村随访监测隔离者状态

面对疫情,朱浩东时常与同事下村随访,对名单中已经上报的隔离者进行排查核实,了解登记人的信息,一个个村进行排查有无发热者,并记录体温变化,掌握最新的数据。在朱浩东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防控工作前移,也是把医务人员工作前移。

疫情防控至今,朱浩东感觉到了精神紧张与身体劳累,这也是他与同事的普遍感受。“有去过疫区或有过相关接触史,或者与高度疑似人接触者都被所在村进行了详细登记,并监督其进行隔离,我们需要更好地掌握隔离者的变化,进而做进一步处置。”

下班后只要有时间,朱浩东就会在所住小区大门前做轮值岗,对进入小区的人进行筛查。

“最近有去过武汉吗?”、“有没有咳嗽、发热症状呢?”朱浩东手拿测温枪,在测温的同时,随口问出了几句。看似闲聊的过程,在他眼中则十分重要,这样做的目的是除了体温以外,可以对进入小区者有更全面地了解。测额头的温度时常不准确,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很配合,落下衣领或者拉上袖口,露出脖子和手臂进行测温。“因为自己是医生又是党员,自己主动申请去轮值,可以利用专业特长指导小区的防控工作。”

“有一次,跟我一起值守的一位大娘并不是党员,而她的老伴儿是党员,但是因为身体不好出不了门,但是他要求自己老伴儿一定要代替自己去做值守。”朱浩东的轮值每次都要坚持到晚上十点钟左右才离开,第二天医院出诊。“作为社区医生,我们做的就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疫情之下,我们就是疫情防控的基层守门人。自己有这样的专长,也有一份这样的责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赵喜斌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hd/14528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