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节日文化除夕

发布时间:2022-4-19 11:43:34   点击数:
精彩青春记告别白癜风行动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ivk_sa=1024320u

简介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之意;夕,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起源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地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地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地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地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地叫道:“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僵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地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传说

熬年守岁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习俗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上坟

晋西吕梁山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另外还有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年祭祖、挂灯笼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有关诗句

《除夜作》高适(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我要行动

1.积极行动起来,和家人在一起包饺子,贴春联等,晚上和自己的家人快快乐乐地吃年夜饭,并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向自己的家人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2.今天也很适合清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自己过去那些不敢再提起、不敢面对的部分,今天就勇敢地将这些隐藏在心灵黑暗角落的情绪、创伤记忆……全拿出来进行大扫除吧,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3.给自己许下一个美好愿望:制定一个新年成长计划,写下美好规划,写清具体措施,期待一个茁壮成长的自己!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hd/14524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