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基本简介 >> 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三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是年尾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在人们的心目中,除夕之日是年尾最重要的日子,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外漂泊的游子,无论距离再远,也都会赶在除夕这天回家与家人团圆,辞旧岁,迎新春。农村俗语“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三火”指啥?除夕有啥讲究?
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灯火不灭
农村民谚道“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古至今,除夕之夜不仅要全家人在一起团聚吃年夜饭,而且人们还有守岁的传统习俗,在农村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亮起庭院前的红灯笼,整夜不息,人们怀着虔诚之心,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寓意富贵平安,前途光明。
焰火不灭
这里说的烟火就是爆竹或烟花鞭炮。爆竹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时候,人们没有火药,通过燃烧竹子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响来驱逐瘟神,故称爆竹。随着火药纸张的发明,人们开始制作火药爆竹,因爆裂的声音好似鞭子抽打地面一样,故又称鞭炮。每到除夕夜,花灯璀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为春节营造出热烈的氛围。所以,在农村,除夕夜的烟花爆竹声,更是彻夜不息,人们以这样的传统方式,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香火不灭
在农村,除夕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焚香祭拜祖先,在除夕夜的香火通常是不能灭的,寓意着人们向祖先祈愿,希望来年无病无祸,万事如意。
除夕还有啥讲究?一、除夕忌说不吉利的话语。如不小心将碗碟打碎了,要说碎碎平安。
二、除夕不要随便倒垃圾,在除夕这天,即便是垃圾也不要倒掉,民间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倒财”,要等到正月初五再倒垃圾,民间称之为“送穷土”。
三、除夕这天贴春联时要注意福字不能倒贴,尤其是迎祥纳福的庭院大门,福字要正着贴,家里的米缸、水缸等开口的容器上,福字要倒着贴。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春。距离年农历癸卯兔年春节,已经步入倒计时。农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农村俗语“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过往农耕生活实践经验的智慧总结。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之夜寓意着吉祥、团圆的年夜饭,不仅是年的味道,更是家的情怀,是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氛围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