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除夕的由来守岁怎么守就连吃饭都有讲究

发布时间:2024/9/22 12:47:17   点击数: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6173166.html

文丨花欲燃吖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追溯起源的话,从尧舜时代,舜继天子位,率领众人在年终腊月祭祀百神,就是关于春节最早的记载,距离现在已有千年历史。

关于春节有很多盛大的庆祝仪式,古人的仪式要比现代人更虔诚,更细致,比如《诗经·幽风·七月》中记载:“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蹉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这句话就描写了人们在寒冬腊月忙碌的身影,将肮脏讨厌的老鼠熏跑,将室内变得整洁清新,然后闭门闭户,保存温度。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然后丰收之后酿造春酒,等到年终岁末之时,朋友在一起欢聚一堂,共同祈福祝寿,觥筹交错,热闹欢腾。

当然,这些只是庆祝春节仪式的雏形,并不完全算是新年。

因为,古时候人们天生地养,不懂科学也不会使用科技,只能听天由命,祈祷每一年都风调雨顺,庄稼长得好,来年才有生计。

于是,年末立春交替之时,进行这样的一种仪式来祈祷。

而且,由于各个地方历法不统一,庆祝的日子也都略有偏差。

直到秦朝开始,秦王嬴政一统江山后,也开始正式颁布了新历法,也称“秦历”,人们的祭祀活动才有了明确的时间概念。

后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将正月作为新年的第一天,确定了一年十二个月份,从此春节才正式有了标准。

那么,在春节诸多的仪式当中,除夕守岁自然是最隆重的一个环节。现在很多人只知道除夕要聚在一起吃顿饭,已经完全忘却了守岁最初的意义,也失去了中国人的“年味”。

春节又称“过年”,这个“年”也就是“夕”,也是我们“除夕”一词的由来。

传说年兽是上古恶兽之一,十分凶猛,凡是它出没之地,山林中的豹子豺狼都尽入其口。但是,山林中也有物资匮乏的时候。冬季寒冷,山林野兽减少,庄稼也荒了,年兽就会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下山,给自己来一顿“自助餐”。

因为年兽只在最后一天出现,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山下的百姓也掌握了规律,于是就在这一天闭门闭户,想方设法的将年赶走。

古代神话志怪小说《神异经》中有一段记载:“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年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可能就是年兽的一个大概样貌,这里也记载了驱赶年兽的方法——火药。

年兽除了怕火和巨大的声响之外,也同样惧怕火红色的东西。

因此,山下的百姓每年的最后一天都要全家聚在一起吃饭,还要敲敲打打,外面燃烧着火堆,家里里里外外贴上红色的东西,以此来驱赶年兽。

这也是守岁和年夜饭的由来。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年夜饭的记载,而且这顿饭要和寻常的餐食不同,一定要慢慢的吃,细水长流的吃,要从掌灯时分入席,甚至有的人家要吃到深夜才结束。

这一顿饭可能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次,除了可以解馋,还代表着新的一年丰衣足食。

当然,年夜饭的菜也是有规矩的,必须要双数才吉利,而且这一天特别允许不实行“光盘行动”,在大年初一开始吃剩饭剩菜,寓意家有盈余。

在菜谱的定制中也有讲究,由于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各地略有出入,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大方向都是要选择一些寓意好的,比如年年有鱼,兜福之类的菜系,以表达美好的祝愿。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守岁,就是人们通宵守夜,共同祈福,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零点到来的时候,全家举杯庆祝,在东北还要吃上一顿饺子。

你们那里守岁是怎么守呢?或者晒晒你家的年夜饭清单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bjj/14541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