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小寒逢腊八,最冷三九补一冬

发布时间:2018-11-23 4:42:27   点击数:

过了腊八就是年,老农给您拜个早年~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从喝腊八粥开始,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

春节前最后一个节日恰逢小寒节气。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寒潮浓,花信风,小寒始,梅最先。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指自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以小寒的梅花最先。

腊八偶遇小寒,除了清扫办年货,最重要的,是准备好一个健康的身体迎接春节与来年新的小目标。最冷三九天,正是滋补好时节。

腊月注定是五谷杂粮出镜最多的月份,性属甘温的它们,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的功效,于是无论是腊八粥还是小寒传统饭食糯米饭中,它都是主角。

一粥

腊八粥

腊八粥已有至少一千多年历史,有着浓重的佛教气息。

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便提到: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那么粥里能有啥?

大米、糯米、薏仁、糙米、红豆、黄豆、绿豆、黑豆、红枣、花生、栗子、坚果、小米……

其实你能想到的五谷杂粮,全都可以!

做法:把所有材料洗净,温水浸泡两小时,放进砂锅内煮成粥。

■腊八粥这样搭配更健康

1.消化不良者:少放黄豆、黑豆,多放糯米、糙米;2.糖尿病患:宜用燕麦、大麦,多放豆类;3.减肥者:少放糯米、白米,多加各种豆类;4.阳虚、气虚、气郁、血瘀多加大枣,阴虚可加百合,湿热多放红豆,痰湿少放大枣。

一饭

糯米饭

到了小寒,广东的传统是在早上吃糯米饭,中医理论认为糯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做法:

1.糯米洗净后用水浸泡一晚;第二天沥干水分,放入沸水中稍煮片刻捞出待用;2.锅烧热油,加入姜蒜爆香,放入腊肉、腊肠、虾米、香菇等,翻炒片刻,放入糯米饭,中火不停翻炒;3.泡香菇的水放入老抽,打进蛋黄,放适量生粉,拌匀淋入锅中,盖上锅盖焖十几分钟;4.最后撒上葱花和炸香的花生米,出锅。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讲,要注意多食用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温热食物如牛羊肉、冬虫夏草、枸杞、当归、芝麻、核桃仁、山药等。

一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g、生姜30g、羊肉g,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适用人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的人群。

一蛋

桂圆烧蛋

做法:半两干桂圆肉,加入两三碗水,煮半小时;加入一小杯黄酒,再加入一个荷包蛋。喝汤吃鸡蛋。

功效:可滋补气血、温补阳气、驱寒气,特别适合小寒节气食用。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对应身体五脏的原则: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

一灸

关元穴、肾腧穴

冬季的寒冷最易伤肾,肾脏受损,会出现周身骨骼拘急、抽搐、活动不利等中风症状。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滋阴养肾防寒”,艾灸关元穴、肾腧穴,可起到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益精补肾的效果。

方法:艾灸此二穴,距皮肤两厘米处对准穴位,以可耐受为度,时间10分钟即可。也可双手握空拳,背手放到肾腧穴上,画圈按揉肾腧穴81圈,有同样效果。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季户外运动最好在早上太阳出来后,慢跑、踢毽、跳绳都是很好的选择。

一动

跳绳

跳绳是一项经济、简便而且很有效的健身运动。连续跳绳半小时所消耗的热量,与游泳大致相同,很适宜在冬季进行。

方法:跳绳前后可原地踏步,使全身肌肉舒展,能有助于跳前热身,跳后降温。每天可跳2-3次,每次10-15分钟。

世间万物往往是相克相生的,当最寒冷的时节伤害着我们的阳气与肾脏时,恰恰也是滋养它们最好的时节。

喝碗暖暖的腊八粥,借“三九”之机养好我们的五脏六腑,迎接一个元气满满的团圆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至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青山老农,植物素生活家

戳阅读原文,最后一天,元旦腊八双节同庆,丰富的年货大礼包和满送活动在老农商城等着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bjj/14484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