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风俗习惯 >> 70岁的他,小时候如何过除夕
现在过除夕,都是临晚一家人吃顿年夜饭,然后观看央视花里胡哨的“春节联欢晚会”,然后疲惫地睡觉到天明。细细想想,这些哪有小时候过除夕有味啊!
孩童时节一进入腊月,“腊八祭灶,年下来到”,从腊八起,就感到了有了过年的激情。
腊月之末,爹爹要不断地赶集上店,粜几斗粮食换几个钱,然后是买干货、买豆腐、买猪肉,买核桃、买花生、买花炮、买红蜡烛,还要买上几张大红纸,当然还不忘记扯几尺红红绿绿的花洋布,这是过年给姐姐妹妹做新衣服的。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室”,一直到“三十包饺子儿”……一入祭灶到三十,每天都有说词。除夕就要到了,腊月三十上午,爹爹要擓上一个大荆篮、拿上一个长镰杆,走到野地沟沿或者老坟里,杀回一大荆篮柏树枝,说这是初一五更烤“柏枝火”用的。三十下午,我和小朋友们在村里疯跑,挨户看看各家的过年大蒸馍,还有大门上贴的红红绿绿的大红春联、门上的关公、秦琼大门神,赶黑回到家里,等娘和姐姐包好饺子。等啊等啊,白生生、滑溜溜、香喷喷的饺子出锅了,眼巴巴的我还不能吃,娘先盛上两小碗,递给爹,爹恭恭敬敬地分别摆在老灶爷面前,摆在祖先牌位面前,烧上三炷香、拉我磕上三个头,这才让我双手端上一大碗,送到爷爷面前,然后,我才能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吃完了,刷洗完了,爷爷坐在八仙桌旁边,笑眯眯地目睹着地上,爹爹坐在旁边板凳上“吧嗒吧嗒”抽旱烟,娘和姐姐妹妹围坐在煤火台上,火上放一个大砂锅,锅里炖上前天杀的大公鸡。
爷爷问我今年考试“得头名状元”没?我说,没,只是‘第二名,还得了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奖品呢!爷爷捻着胡须,笑眯眯地说:“来,爷爷也给你奖励!”兜里掏出一毛钱,说:“这是奖金,赶明儿还有‘压岁钱’呢!”爹说:“解放了,不缺吃穿了,咱家就缺大学生了,好好上学,爹再苦再累,也供给你……”当时我心里自然是喜滋滋的。
爷爷休息了,爹找他的伙计们下“丢骰子”“下围群”去了——那是当时农村人过年过节玩的一种很有趣的游戏,方方正正尺八子见方的一张麻纸,上边彩印着由里到外的一圈圈小人、动物标示,而且前前后后还有对应,四个人玩,丢“骰子”计数查对应标示,先到图中心者为赢。我们呢?先吹灭洋油灯——那时没钱,买不起煤油。娘领着我们围着煤火说瞎话、溜曲。娘勤谨,过年也不歇,还是坐在煤火后“拍子”上“悉悉索索”地“掐辫”。娘说,孩子们过一年大一年,都该长成色了,男孩子要好好上学,将来做点大事,为国家出力,也为祖宗争光;时代不比从前了,女孩子也要好好上学,还得会做针线。娘笑嘻嘻说:“这,不就是毛主席说的‘自力更生‘嘛……”
几个人说说笑笑,而我留心的呢?是煤火上大砂锅里炖着的大公鸡肉……煤火旺生生的,砂锅里滚咚咚的,一会儿点灯一照,锅内漂一层黄橙橙的油花,筷子一扎,白生生的鸡肉飘出满屋子的扑鼻香味……娘看爷爷不在屋里,爹没回来,用筷子夹出一块块,分给我们姐弟几个,我们一丝丝地扯着、吃着、品着,临末,还要舔舔手上的油腥,提前享受着过年的味道……
爹回来了,说,都睡吧,大年初一早起还得早早起来“烤柏枝火”咧。他说,要说“烤柏枝火”,还真有来头呢!我给恁念叨念叨……
爹说,在很在很早以前啊,天下不太平,地上五谷不丰登,人烟呢还一年年减少,为啥呢?九天之上有“九头鸟”啊!那是一只长着九个头的怪物,大年初一在天上飞,还要飞下来吃人呢……爹爹读过私塾,有点学问,他还背下一长段诗文,他说,宋代人欧阳修有《鬼车诗》一首,这诗是这样说的: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命庭率其属,弯弧陴遂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透。自从狗嗤一头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咻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呼,所遭之家家必破……”他说好多,我那时小,记不住也不懂,上边那一大段还是我上高中时读过记下的。
爹说:“后人为防备九头鸟祸害,就在大年初一早起‘烤柏枝火”,熏那怪物不敢再来……”对爹爹的讲述,我们姐弟几个毛骨悚然,紧紧地依靠在爹爹、娘的怀里……我们都老老实实地上床睡觉了……但我们还憧憬着大年初一的放花炮、“烤柏枝火”、吃饺子,还有磕头要核桃、要压岁钱呢!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