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风俗习惯 >> 冬至舌尖上的大江南北
(来源烩设计multidesign)
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始于殷周时期。周汉年代,冬至一来,便是正月了。所以,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夜,大多有着早归的习俗。往老人家中,举家团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团圆饭。每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大江南北的冬至味道也是各有不同。「北方」北方,冬至这天,不论贫富,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载,
这是纪念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习俗。
「南方」吃汤圆是我国南方冬至习俗,江南尤为盛行。“汤圆”寓意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全国」羊肉,热而助阳,是冬令时节的滋补食材。在冬至前后,人们都有着吃羊肉的习俗。「北京」在北京,有着“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古今冬至日北京百姓家最爱食的就是馄饨。旧京时,百姓家像过“除夕夜”那样,在冬至日前夜晚全家包制多种馅的馄饨,准备节日食用的“冬至肉”、“年糕”、菜肴等,其情景很似除夕守岁,故称为“冬至夜”。「江南」汤圆以外,吃年糕是江南冬至另一大习俗。冬至吃年糕有着“冬至年糕年年高”的寓意。这一习俗,在浙江地带最为常见。一日三餐吃年糕图个吉利。在江南水乡,有冬至夜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人们在冬至夜煮吃赤豆饭,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苏州」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一种米酒,加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福建」福建习俗冬至夜食“冬至暝”,又称“搓丸子”。当地有着这样的冬至儿歌:“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重庆」狗肉,性热,多为冬季滋养进补只用。重庆就有着在冬至时节食狗肉的习俗。「台湾」我国台湾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用以祭祖,以示不忘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祖祠中照长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冬至,虽有着大江南北不同的味道,但归家团圆却是同样的人情习俗。月是故乡明,冬至故乡暖。--完--“美尚”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fsxg/144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