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相关传说 >> 想在除夕抢到最大红包,不如来沾一沾全国最
阿布的散步NO.
X
-猫咪过大年-
「听说点开这篇文章的人,
都很有福气哦~」
有些大城市,一到过年就是空城,
不能放鞭炮不能放烟花,
年三十到年初八冷冷清清,
完全没有过年的火热气氛。
但有一个城市却例外,
那就是阿布去的大广州~
除了吃吃喝喝外,
阿布最期待的就是逛广州的花市,
这个广东特有的传统民俗活动,
是完全融入老广骨血里的年味,
大过年的不逛花市?
那大概是过了个假年吧~
要说广州花市,那历史也是很悠长。
始于明代,繁荣在清朝,但在民国时才逐渐形成年宵花市,最开始只有花农扛花来卖,后来逐渐演变成有年花有年货的现代花市。
老广人民有多爱这个传统呢,就连抗日战争时也没有中断过。小日本的飞机在头顶轰,随时有丢炸弹的危险,但市民们照常逛街买年花(不管怎么样,习惯丢不了)。
▲民国时期的广州花市
而广州现在每年的花市,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摊位专卖年花年货,另一部分被学生党租下来,卖一些敲好玩的小东西(其实聚在一起玩才是重点啦)。
不过东西这么多,到底要买啥?老广们自有一套说法。广东人凡事都讲求意头,从名字来看就特别好理解:
各种风车必不可少,边溜达边借风让手上的风车转起来,来年一定顺风顺水~
对联啦,贴画啦,红包啦,各种大红大紫的饰物毫不犹豫往家里收,挂在桃花枝与窗棂上,门框什么的也挂几个,整个家都热闹了起来。
▲在家放两只醒狮,特别精神
至于重中之重的年花,讲究得可就更多了。
团团簇簇地红果子叫金玉满堂,摆一盆在家里看着日子就很红火;
猪笼草可不是买来让它吃蚊子的,粤语里“猪笼入水”,寓意一个人财源亨通,财富滚滚来,所以春节买一盆猪笼草放家里,祈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哟。
杜鹃也叫映山红,每年的这个时节开得漫山遍野连绵不断,一整片大红特别积极向上。
金桔金桔,如果过年没有这一盆金灿灿能看能吃的小玩意,宝宝可是连年也不想过了的。
还有火了很多年的各类兰花与芍药,因为其优雅大气的姿态,也非常受大家青睐。
更别提剑兰、银柳、菊花、金边瑞香等等等等,各种开得灿烂,就等你钱包打开了。
▲以前的银柳都是银白色,这几年不知道咋了,被染成了杀马特
广州的11个区都有花市,基本都从年二十七开到年三十零点,但也有例外。不过不管怎么样都堪称全国最旺的花市,去年人流量达到万人次,聚集的福气自然也最多咯。
阿布两天里暴走了差不多所有的花市,挑了最喜欢的五个放上来,要来玩的盆友可以作为攻略,其他城市的粉丝可以跟着我,去看看最旺花市长什么样,沾点福气留着除夕抢大包!
·水上花市听着曲儿荡着船儿买花·
其实广州最早的花市并不是在陆地,而是由花农们载花泛舟,沿珠江河顺着长堤,一路晃至现在的海珠广场一带。
而现在位于荔枝湾涌和荔湾湖公园、广州唯一一个水上花市,他开放的时间也很早,从1月21日就正式迎接市民来逛咯。
在阿布看来,这个水上花市更多是为了重现历史上老广州水上交易的商业繁华,所以他不像别的花市有那么琳琅的商品,而是更为传统,比如腊肠腊肉、古法花生糖之类。
可以不用在陆地摊位花太多时间,因为重点在水边呐。
载花泛舟的水域并不大,但岸边整齐停靠了二十来艘木船,每逢过年必见的年花们开得正艳,水上花灯、红灯笼,随着风带起的波浪轻轻晃动,还蛮特别的。有很多市民特地换上汉服或者中山装在水边拍照,还真有穿越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岸边稍窄,并肩走两个人都有点难,所以去玩的时候不要推挤。
每天固定三个时段会有花船集体亮相,沿岸航行绕个几圈给市民拍照。
晚上这里的花灯都会点亮,还不错看,所以阿布建议可以傍晚来等天黑哦。
而围绕着这片水域,可看的老广州传统就太多了。
岸边的亭子里从小听到大的粤剧早就开唱了,还是那个调儿,但只有从老一辈人手里敲出来的伴奏才有那个味道。
当看到一个挎一大袋子腌制橄榄、吹着小喇叭、套着惟妙惟肖大公鸡的憨厚男人,听到熟悉的叫卖声“鸡公榄,有辣有唔辣”,只要是老广州的孩子,都会自觉掏钱包。
很老西关底层小人物的扮相,连橄榄也很便宜,五块钱四小包,买到一个儿时电视里的回忆。
▲鸡公福形象来源于超级好看的本地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身上的鸡毛也是真的哦。
这里还有退休老师自发组织的写对联的摊位,一个福字才五块,也有现场画国画的,他们倒不是为了赚钱,就想把这春节的老传统延续下去。
有意思的是,连小孩子也会说,福字不要买打印的,要老师写才好看。
另外,在荔湾湖公园旁的住宅区里有一条很有味道的老巷子,也有年花卖,去的盆友可以找找看哦。
荔枝湾涌水上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