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相关传说 >> 春节民俗除夕与大年初一
除夕之夜,阖家团圆
除夕,指农历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一般是腊月三十,如果遇到农历闰年,则是腊月二十九,这一日的夜晚被称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节的高潮就在这个“除夕之夜”。大年三十的民俗内容主要围绕的是“合家团圆欢聚”,什么事都比不上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来的重要暖心,也正是中国人为什么把大年三十看得那么重要的原因之一。
大年初一,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作为汉族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一般包含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汉族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仙、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除夕新年必做之事
1贴春联贴门神
在大年除夕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侧两边,更会在正门上贴上一对门神的年画,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祈求来年的好运兆。
2包饺子除夕之夜包饺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大年三十这天,北方群众一定要吃饺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早起包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甚至一枚小小的钱币,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3挂灯笼大年除夕之夜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前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意味着本户人家可得前程光明,又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4放鞭炮大年除夕之夜,晚餐饭前和新旧年岁交替的那一刻,就会响起“隆隆”的鞭炮声,可以在屋里挂上一串红彤彤的鞭炮,预示着驱除一切秽暗之事,让新的一年运势旺盛,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5年夜饭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合家团圆的一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
6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南朝梁代《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7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的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祥瑞,喜气洋洋。
8相互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9止漏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家里的运气,会破财,还会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山川文史,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人文,历史,地理的高品位知识文化休闲社区
长按或扫描本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xgcs/144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