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食俗 >> 除夕三不空,来年不受穷,哪三处不能空
相信大家都这样一种感觉,每年进了腊月以后,都会觉得时间过的越来越快。
老话说得好“腊月忌尾”,就是说腊月的最后一天一定要好好注意,有很多讲究在里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年里的最后一天需要注意什么呢。
相传大年三十这天会有名为“夕”的怪兽到人间作乱,人们会想办法把“夕”赶走,这就是我们现在“除夕”的由来。
老祖宗们把除夕需要注意的事项总结成了一句话:
“除夕三不空,来年不受穷”。
“空”在我们汉语当中本身就是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过年时开开心心的事,谁都想有一个好彩头,所以对这个“空”咱们就得好好注意注意了。
第一点是除夕不空房。老祖宗们认为房子空下来,就会让晦气待在里面,把新一年里的好运气赶走。要是家里的人口多了,人气自然会旺,就会把霉气、晦气赶走。
所以除夕这一天,哪怕是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人们也是会尽可能想办法赶回家,来给自己家增添人气。演变到现在,除夕就成了我们家家户户团聚的节日了。
第二点是除夕不空锅。这个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相传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饿的没办法的朱元璋只好去邻居家偷点东西吃。
他连着找了好几家,锅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最后,终于在一户人家的锅里找到了两个馒头,填饱了自己的肚子。
直到朱元璋当皇帝后,也没有忘记那个除夕的两个馒头,他就下令,除夕夜里,每家每户都要在锅里放点食物,祈求来年能丰衣足食。
到了现在,人们把在除夕夜里往锅里放东西这个习俗称为“填锅”,不同地区填锅的食物也不一样,像北方一般是放饺子,南方则是放大米一类的。
最后一点就是除夕不空灯。刚才我们讲到了,大年三十,怪兽“夕”会来捣乱。
据说他是一种害怕光亮的怪兽,为了赶走他,人们就会在这一天里,把家中的灯一直点亮,这样“夕”就不会到自己家来捣乱了。
古时候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油灯,煤油的价格可不便宜,不过为了过个安稳年,哪怕再困难,除夕这晚的灯,也是要一直亮着的。而且除夕的长明灯也有新一年里前途光明的美好寓意。
其实这些习俗都是古时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忙碌了一年了,不就希望和家人开开心心过的好年嘛。生活有了盼头,干起事来才会更加有劲头,日子才会过的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