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春节系列指尖上的春节除夕之夜

发布时间:2017-6-4 9:31:43   点击数:

图网络

文庆德堂

  2月7日,星期日,农历除夕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三十,熬一宿。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叫除夕。除夕守岁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也是龙的传人的共同记忆。

  这一天主要的汉族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饮屠苏酒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关于中医药酒--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是一种药酒,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一END一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ss/14454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