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说到底既要继承传统

发布时间:2016-3-16 11:13:58   点击数:
有人说年夜饭在家吃,温馨;有人说年夜饭在饭店吃,省心

民俗专家: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市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名艾,淮海工学院文学院博士后张兴龙

在家吃年夜饭气氛更浓

张霞说:“我老公体型有点胖,在家吃饭时公公为了让他减肥,就不断监督他让他少吃点,老公觉得有点不自在而去饭店吃年夜饭,人多了,公公就会给老公留面子,所以,老公吃得也更加随性说实话,我自己觉得去哪里吃饭都可以,只要大家吃得热闹、开心,就好”张霞目前已怀孕八个月,对于年夜饭是想能吃得更有营养“我怀孕到现在,婆婆每天都变着法子给我做饭吃,但是说实话,总是在家吃还是有点腻得慌去饭店可以换换口味嘛,毕竟年轻人和老年人除夕车的口味不一样,而且菜品齐全、菜式丰富每个人点几道自己爱吃的菜,这样挺好的”

工作人员:社区书记兼主任刘梅、副主任石应国、工作人员张霞,新东街道办事处群团部负责人严顺华

年夜饭已超出“吃”的范畴

民俗专家 年夜饭吃出年味最重要

今年71岁的张名艾,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大学退休教师,我市民俗专家,目前担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市民俗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谈及春节民俗,张老最有发言权“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最能反映中华民俗的节日最能体现年俗的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这个时候,在外地工作的亲人都回来了,之前筹备的年货,都是在三十吃的,年夜饭也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rdq除夕那天uo;

只要吃得热闹开心就好

今年25岁的社区工作人员张霞,对于年夜饭在哪儿吃有着自己的观点“我老家是浦南的,有一姐一弟以前,我都是和父母姐弟在家里吃年夜饭,因为老家没有去饭店吃年夜饭的习惯现在我嫁到新浦了,一般都去饭店吃年夜饭因为我老公是独生子,家里人少,如果在家吃饭,或多或少会觉得冷清而和亲戚们一起去饭店吃饭,就显得热闹多了毕竟是过年嘛,大家都图个热闹”

上饭店吃比较有新鲜感

从2011年开始,李耀振不愿意到饭店吃了,用他的话说,饭店的菜都吃够了,有时口味还掌握不好,不如在家实在,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因此,当年的年夜饭就在家吃了“我不是反对在饭店吃年夜饭,毕竟吃了9年,也算体验了几年除夕wancan其实如果想换个口味和方式吃年夜饭,不妨考虑到饭店也许过几年,我又会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了,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只要家人的意见统一就好”

张成杰说,今年除夕,按惯例还是要把孩子们请到家里吃年夜饭,一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想想就开心,那种“年味”是不能放弃的“无论年夜饭在家吃还是在饭店吃,关键是两个字———团圆,中午吃也好晚上吃也罢,有机会回家的人都应该尽量赶回家,等待团圆的过程蕴含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这是民俗的一种传承”张成杰说

居民代表:张成杰、张明安、乔乃云、李耀振、王统娥、徐典平

培养孩子尊老的意识

严顺华是新东街道办人除夕事处群团部负责人,对于在家还是到饭店吃年夜饭,她说,一般人会到父母那边吃,在家也好、到饭店也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能在家吃过年气氛更浓一点,到饭店则省事方便“父母年龄大或身体不好的话,子女可以考虑到饭店吃年夜饭,让老人少操心年夜饭最看重的是家人和谐,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一家人在一起要调节气氛,吃出团圆和幸福”

9年里,李耀振一家换了好几家饭店,每年换着花样去订年夜饭,反正孩子们愿意到哪家饭店就去哪家吃这么多年,饭店的特色菜基本上都吃过了,李耀振说,饭店里的菜确实比家里的做工讲究、搭配合理,色香味俱全,吃完还不用收拾“邻居和朋友还问我为何把年夜饭订在饭店,我就说翁除夕图个省事方便,还比较创新,现在我们的观念也向前看了”

参会人员:

【连网】 春节将至,一年一顿的年夜饭,即将“上演”,年夜饭在哪儿吃、怎么吃成了最近大家热议的话题那么,究竟是在家吃好,还是在外面吃好呢?你家又是在哪儿吃呢?2月1日下午,本报2013年社区圆桌会议第2站放在了新浦区艺北社区,邀请了部分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民俗专家,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观点二 在饭店图的是省事方便

在家里吃的不是饭而是情感

今年58岁的徐典平是小区业主委员会委员,老家在东海他家有弟兄三个,老父亲还健在,一直跟着他弟弟在老家生活老徐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成家,女儿还没有结婚“一到年三十,肯定是中午回东海除夕菜肴吃年夜饭,不用说老父亲的电话就按时打来了今年离过年还很早的时候,老父亲就打电话询问除夕回家吃饭的事情年夜饭的菜由老人来买,一般由弟媳妇操办,就在家吃”

张名艾说,除夕又叫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要举行家宴,不管多远多忙,在外的游子总要回家,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实在不能回家的人,家人也要为他留个位置,摆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开饭之前,家中最年长的人还要发表讲话,类似于家中去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主要是讲喜事,同时也会对儿孙提一些希望,话不讲完不准动筷子”

对于年夜饭在哪儿吃,王统娥说还是在家吃,虽然自己操办累一点,但在家吃比较热闹,有过年的气氛“现在已经开始准备除夕音乐了,先打扫打扫卫生,希望孩子们过年都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都欢迎,老人一年下来就图个团圆平安”

王统娥今年70岁,看起来精神焕发,身体也非常好,老人有三儿一女,最大的女儿今年已经43岁了“每年过年还是我忙年夜饭,到时候我就打电话叫他们来什么卤的、腌的、蒸的、炒的全都有,每年我早早就准备材料,按照子女们的口味喜好,自己写个菜谱到菜市场买菜,基本上鸡鱼肉蛋样样齐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乔乃云今年59岁,是家中的小儿媳,现在公婆都不在了她有一个女儿,还没有结婚“我丈夫家有6个兄弟姊妹,今年打算各家自己在家吃年夜饭,大年初二之后再聚餐,其实,还是很怀念老人在世的时候一大家人聚集在一今年除夕天起吃饭的热闹劲”

张明安今年60岁,目前担任恒利花园小区的物业负责人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父母跟他一起居住每年大年三十,兄弟们都会携家带口到他家与父母吃年夜饭“我比较支持在家吃团圆饭,因为过年的气氛比较浓,虽然到饭店感觉富丽堂皇,但没有过年的氛围而在家吃呢,老人想吃什么、想说什么都可以,儿女给老人倒茶敬酒也方便”张明安说

张兴龙,淮海工学院文学院博士后,对于年夜饭在哪里吃,他说在家里吃的不是饭,而是情感,而在外面吃的仅仅是饭年夜饭在哪里吃,主要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情况“我觉得在家吃年味重,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家里吃年夜饭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会选择除夕起源去饭店吃,所以,吃年夜饭的地点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

关键是两个字——团圆

徐典平说,父亲有退休工资,但每次过年回家,他都会给父亲一些孝心钱,孩子看到了也给爷爷尊老金,这样培养孩子尊老的意识,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今年儿子早就说了,年夜饭一定要回老家吃,他喜欢那种热闹的过年气氛,其实我也希望,在一大家人吃饭的过程,能够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

对于如今的年夜饭,张名艾表示,年夜饭已超出了“吃”的范畴,有人安排在饭店吃,有人仍在家吃,关键是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充满温情和谐现在生活观念转变了,也不讲究太多形式,吃年夜饭的过程宋飞除夕视频就随意不少“其实,自从有了春晚后,延续几千年的除夕守岁习俗发生了重大改变,许多家庭的年夜饭安排在中午,晚上各自回自己家,即使聚在一起,昔日的话题和温馨也被春晚代替了因此,这些年对失去的年味年俗,人们总会有一种怀念、遗憾和失落感”

今年71岁的李耀振,有3个儿子,从2002年起,他家的年夜饭都在饭店吃,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2010年,总共有9年“主要是孩子们怕我们麻烦,就决定在饭店吃年夜饭,我考虑一大家有十几口人,一来省事,二来档次高,三来吃的也丰富再说上饭店吃团圆饭还比较新鲜,特别是孙子孙女这些小孩子很高兴”李耀振说

乔乃云说,以前公婆在的时候,和自己家住楼上楼下作为小儿媳妇,她年三除夕适合音乐十的时候都主动忙年夜饭,年前负责打扫卫生,操持做年夜饭,全家人都去老人家吃,晚上在一起包饺子,一直到夜里11点多“记得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办春节晚会,为看第一届春晚,家里专门购买了电视机,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起看春晚,热热闹闹很有气氛”

一家人在一起要调节气氛

自己操办累一点却热闹

在家吃主要是图个舒心

“前几年公婆相继去世了,现在过年反而没有那种气氛,感觉空落落的”乔乃云有点失落地说,“老人不在了,年夜饭就各顾各的,今年就一家三口自己吃了其实,选择在家吃年夜饭主要是图个舒心,现在外面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不敢上饭店”

给老人倒茶敬酒更方便

今年70岁的张成杰是一除夕祝愿位社区热心人,他认为,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在饭店订年夜饭的,大多是年轻人的主意,年轻人一是不想麻烦,二是想表达一份孝心是否要在家吃年夜饭,我的观点是不强求,但我还是提倡尽量在家吃,这既是传统的习俗,又更能体现出年味来,是对民俗文化的继承年三十把一家人都聚到一起,家庭会更加和谐说到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适应社会发展,前提是家庭和睦,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丢”

“在大年三十之前,家里的熟食都早已弄成半成品或成品大年三十当天上午,家里的主妇们负责忙活年夜饭的事情,男人们则坐在一起吹吹牛,陪老人聊聊天,说说一年来各自的收获和想法”张明安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夜饭搞得除夕祝词很丰盛,一家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很有过年氛围“今年的团圆饭还是在我家吃,现在都已经准备好了”对于在外吃年夜饭,张明安表示一般在大年初二以后,全家会到饭店聚聚餐,热闹一下,吃完后再去唱唱歌,放松一下心情

观点一


白癜风恢复如何用食物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qy/9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