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7/30 13:40:54 点击数: 次
《除夕的故事》是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以前,每到年关将至的时候,有一个叫夕的怪兽就会跑到人间,给人间带来灾害和疾病,后来人们发现爆竹可以驱赶怪兽,于是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就会放鞭炮爆竹,赶走怪兽,避免人间有灾害和疾病。春节前夕称为“除夕”,意思是旧岁从此夕而除。农历以每天子时为头一个时辰,亥时为末一个时辰。旧岁最后一天的亥时是除夕晚上九点至十一点。到了十一点末尾就是旧岁即将结束,新年即将来临之时。但“除夕”之所以被叫作“除夕”,并不是因为它仅仅是全年的最后一天,而是有这么一个传说故事。在中国民俗传说中有一个四角四足的恶兽叫作“夕”,因冬季寒冷缺乏食物,每年腊月三十日就跑到有人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把老百姓都搅得不得安宁。后来,老百姓便向略微笨拙的灶王爷求救。于是灶王爷上天搬救兵,请到了神农的孙子——“年”。那时候“年”还很小,但是很勇敢,是个小英雄。“年”决定下凡人间,为民除害。他带了两样法宝,一个是喷霹雳火花的竹筒,另外一个万彩红绫。到了腊月三十的那天晚上,怪兽“夕”果然又来了。“年”拿着他的两件宝贝与怪兽“夕”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搏斗。终于,怪兽“夕”被除掉了。后来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把腊月三十这天称为“除夕”;而为了纪念“除夕英雄”,就把正月初一叫做“年”。过了年三十的“除夕”,初一就可以欢欢喜喜“迎新年”了。而“年”用的那两件降服怪兽的宝贝——万彩红绫和霹雳竹筒就演化为了对联和爆竹,所以每年过年人们都有贴春联和放鞭炮的习惯,现在我们的科技发达了,比鞭炮威力大的武器多的是,所以现在人们就用放鞭炮了,也不用怕“夕”这个小怪兽再来捣乱了。当然,上面只是个神话传输,但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时间节点,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吃年夜饭。《吕氏春秋·季冬纪》中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会采用击鼓的方法,来驱赶疫疬之鬼,这也是除夕节令的由来。为了迎接除夕和春节,民间甚至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准备,所以有进入腊月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这首北方民谣就很好地说明了老百姓的年前安排,丫丫爸爸也读过这首《春节童谣》,小朋友不妨去听一听。这部动画片是丫丫爸爸好不容才翻出来的,不仅能够看个热闹,而且能够增长知识,的确是一部经典之作!可以看出30年前的制作水平和制作工艺丝毫不比现在差多少,现在的动画片多了些靓丽和科技感,但却少了很多韵味,丫丫爸爸不进行过多的评判,你品,你细品。有什么好的影片也请您留言,丫丫爸爸会拿来一起和大家分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inrccard.com/jrqy/14552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