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起源 >> 除夕更阑人不睡,守岁咯
年迟来的开篇,从除夕开始。
今年的元旦到春节,时间过得特别紧俏,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地似乎没完没了,匆匆忙忙地赶啊赶,难得歇息一个晚上时却又不知道该干啥,被同事嘲笑“工作狂”。实非本心。元旦是从在别人家吃杀猪伙中开启的,自家的杀猪伙却没吃到。哈哈,从小到大第一次没有回家吃杀猪伙~
大年二十九调休了一天,半天整理整理(却还是忘记把给奶奶和妈妈的春节礼物拿回来,脑容量越来越不足),小半天在回家的路上,剩下的都是在家过年啦~
到家第一件事自然是吃啦!回家前的一个礼拜,下乡走访贫困户和,吃了月亮粿,就晒到了朋友圈,老妈看到了,然后到家的时候,老妈的月亮粿就热腾腾地出锅了:
下午没吃够,晚上夜宵继续吃,瞧,围着火炉,放上锅焙,用炭火把月亮粿烤热,吃起来也是有滋有味:
其实,月亮粿在我老家,叫清明粿,顾名思义是清明节吃的。那是春笋正冒的时候,配上豆腐、农家自备的腌菜,剁碎掺和成馅,用粳米磨粉和面,包馅的就做成月亮状,还有独特的“花边”,不包馅的就用粿模做。
过年的粿,也是有很多花样的,白米粿、油粿、包芝麻和糖的油粿,家里要接发禧或者接新人的,还要做发禧粿,哈哈,光一个粿,是不是就觉得好有文化?(偷笑脸)
“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这话大家都知道。
瞧,一大早,各家各户的第一件事就是,“新桃换旧符”——贴春联!
我家的春联有个传统,新房子的春联老哥写,老房子的春联我写,哈哈,因为我的字不照啊,贴在老房子上不张扬,丑点不要紧,嘿嘿~
贴对联之前,咱家都是自己打得面糊来贴的,瞅瞅:
再瞅瞅咱家的对联,先声明,请勿喷我,嘿嘿:
贴好对联,大年三十的第二件事就是上山祭祖啦,看满满的金银包:
我家今年的金银包,全是我家的“老宝贝”——奶奶做的,哈哈~
“年年有余(鱼)”,我家的鱼基本都是包我哥杀的,有图有真相:
瞧,这鱼配着老房子,年味是不是来了?
年夜饭便是除夕最大的一件事啦,拼个图,看看我家的部分土菜,哈,炒面是主食哦:
配上大厨的掌勺照(小二做锅群头烧火,不上照了):
吃好晚饭,还得把锅台搞干净,要干干净净地接灶神回来过年呢~
哈,这习俗,估计各地各异。
还有哦,我老家还有一个习俗,估计好多地方,包括县城周边,似乎都没有。那就是,我们这儿,三十晚要把火炉的火种留好,大年初一烧火是不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的,要用火炉里的火种,这可是去年留到今年的火种哦~这是大年三十万最最、非常神圣的事儿~
哈,边听着春晚边码字,准备吃点儿年货啦~
然后,等到十二点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迎接新年啦~
各位盆友们,春节快乐啦!明年见!
关于我们
茶棵店小二(ID:huangtianxiangwei,长按英文可复制)
我们是一群热爱家乡的年轻人;
我们希冀提供有关家乡、有关青春、有关人文、有关行走的所有图片和文字、思考;
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静候你的分享。
如果你喜欢“茶棵店小二”,请分享angwei
如果你想投稿“茶棵店小二”,请发邮件: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