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起源 >> 距离除夕还有一天
过
年
了
说到过年啊,它是我们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其实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年开始,每家每户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比如祭灶,扫尘,贴对联等等。而除夕和春节又是这段时期最重要的。今天呢,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除夕和春节。
除夕,我们又叫做大年夜、年三十,我们都知道,就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节前一天晚。“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交替;而“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所以呀,“除夕”就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啦。
其实关于除夕以及一些习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好多版本的故事,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故事就是,在古代的说话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叫做夕,它身体庞大、脾气暴躁、经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就都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这一年,村外来了个年约七八岁的孩子,并且知道除掉夕的方法。半夜时分,夕闯进了村。那位少年就把夕打死了,他就是我们的小英雄小哪吒。哈哈,好像走错片场了。好了,严肃脸,回归正题。夕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并且院内传来了"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夕"大惊失色,就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所以,大家纷纷都去拜会那位叫做年的孩子,也就是现在的“拜年”,并且把年的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的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啦。所以呢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了。
新
春
快
乐
放
鞭
炮
说到怪兽夕最怕的鞭炮呀,小编我可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啊。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们和我一样。其实小编从六七岁的时候玩鞭炮玩的就很6啦,那时候经常玩的就是一摔就响的那种,外形像足球的那种(那个叫足球炮吧,那个很响的),还有现在最常见的红色的鞭炮,当然了,论单个鞭炮最响的还是白色的。因为那种白色的太危险了,济南现在一般的鞭炮出售点都没有卖的了吧。关于烟花爆竹,现在又有好多种类,除了刚才说的鞭炮,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比如礼花弹,小礼花,二踢脚等等,可能因为地域原因,叫法不同吧。当然了,同学们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另外,现在大气污染那么严重,一定在合理的位置放适当量的鞭炮呀。
年
夜
饭
当然了,除了放鞭炮之类的习俗,除夕最重要的还是一家人坐在一块吃年夜饭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一些监狱官员甚至会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从古代开始“团年饭”就是非常重要的。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的。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除了年夜饭,也会少不了央视的春晚。虽然小编不想吐槽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不管多烂,小编还是会看完的,也许,不知不觉,春晚已经和除夕挂钩了,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了。
拜
年
了
而大年初一呢,最主要的就是去拜年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先从家里开始。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外出相遇时也要恭贺新年,互道“新年快乐”这样的吉祥的话。其实拜年是一个时段性的习俗,除了向家里的长辈拜年,也要向朋友,同事或者邻居拜年的。可能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吧,小编家里几乎每年从年初一到年初六都会去亲戚家拜年,一天一家,对于有懒癌的我来说,真心是拒绝的......
好啦,今天对于除夕和春节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希望同学们都能快快乐乐过新年,小编要下楼去放鞭炮喽。
编辑:卢杰
美编:高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