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瀛奎律髓52卷16节序类,宋人这首除夕

发布时间:2024/2/16 17:16:08   点击数:

前言

文章,欣赏了4首唐朝人的除夕诗,今天再欣赏几首宋人的除夕诗,诗体依旧是五言律诗。

其中一首,被方回和纪晓岚赞赏,称其颔联有杜甫之风。

一、唐庚《除夕》      

唐庚(年-年),字子西,眉州人,北宋诗人、文学家。《除夕》诗云: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关河先垅远,天地小臣孤。

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南荒足妖怪,此日漫桃符。

方回之所以收录这首诗,是因为颔联有杜甫的风格。原批:

唐庚字子西,眉山人。年十七见知东坡,为张天觉丞相牵连,谪居恵州。此诗三四似老杜,故取之。然子西诗大率精致。

这回纪晓岚没有唱反调,也盛赞颔联:

三四真切而深厚,云似老杜,信然。

关河-先垅+远,天地-小臣+孤,颔联的意思就是关河遥隔,因此故乡远,天地阔大,更显得自己孤单弱小。或者关河间的故乡远,天地中的小臣孤。先垅,祖先的坟墓。

杜甫类似的诗句:

天宇-清霜+淨,公堂-宿霧+披。

江水清源曲,荆門此路疑。

路人紛雨泣,天意颯風飄。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二、陈师道:除夜               

七十已强半,所余能几何。

悬知暮景促,更觉后生多。

遁世名为累,留年睡作魔。

西归端著便,老子不婆娑。

方回点评说:

前四句即“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之意。乐天亦云“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前辈竞辰如此,晚辈可不勉哉。“留年睡作魔”绝佳,谓不寐以守岁而不耐困也。

前四句诚如方回所说,光阴流逝,更应珍惜,所以不要流连官场,早些归去(西归端著便)吧。著便,着便,当机立断,做决定之意,似乎是宋人的语言,唐诗中不曾见过。

老子不婆娑,典出《晋书·陶侃传》:

"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这首诗通篇议论,表现了诗人在除夕夜的联想。

三、陈与义《除夜》             

畴昔追欢事,如今病不能。等闲生白发,耐久是青灯。

海内春还满,江南砚不冰。题诗饯残岁,钟鼓报晨兴。

陈与义(年—年),字去非,号简斋,南宋著名诗人。方回将其列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一,另外也是洛中八俊之一。

方回认为,这首诗的第五句“海内春还满”壮甚。纪晓岚则认为第四句“耐久是青灯”沉着有味,而第六句“江南砚不冰”偏枯。

畴昔追欢事,如今病不能。出句指过去,对句指如今,今昔对比。

四、赵庚夫《岁除即事》

连夜缝纫办,今朝杵臼频。买花簪稚女,送米赠穷邻。

宦薄惟名在,年华与鬓新。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赵庚夫(~),字仲白,号山中,宋朝宗室,南宋时期诗人。

方回点评说:

赵庚字仲白,寓居兴化军。赵紫芝为晚唐诗,名冠四灵,而仲白亚紫芝。刘后村志墓,赵南塘为序诗集。谓“古诗出情性,后世挟才格”,此乃唐体选之尤者,亦当不以才格论欤?尾句太自矜。

南宋四灵之一赵灵秀(号紫芝)学晚唐人作诗,赵庚夫略逊一筹。刘克庄为其写墓志铭,赵汝谈为其诗集作序。古人作诗常见其情感性格,后人作诗多展示才学和思想,但这首诗很有唐诗的特色,是不是不应该以“才格”来评判呢?

前三联都是对仗句,缝纫、杵臼、买花、送米,前三是过节的风俗,送米可以看出诗人的善良。颈联说自己官虽小但是名声还不错,而年龄已经越来越老了。尾联自夸写新年的诗句好,会引起来往诸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ly/14533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