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戴复古一首除夜诗,写尽除夕夜民间风俗

发布时间:2023/12/17 18:57:16   点击数: 3 次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除夜

戴复古〔宋代〕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清扫房舍,洗去往昔的尘埃,点燃一柱清香以祭拜天地。世间万物都在告别腊月迎接新春,一年的最后一天就在今晚了。火盆中的炭火烧得旺盛,到处都是爆竹声。团圆筵就要开席了,听见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敬酒的声音。农民已预测明年适合农事,将是个丰收年,那是由于冬雪都还没全部消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复古在除夕夜所作,诗中写尽了除夕夜的民间风俗。诗的首联,诗人知读者,过新年时有“扫除(打扫卫生)”的习俗,这里,诗人以“茅舍”二字点明了诗人的住房非常简陋,同时也是在告知读者,无论住房条件如何,春节来临之际,都必须保持“扫除”这一习俗,表明干净整洁地过新年是中国传统习俗,是应当弘扬、继承和发展的。而“拜九霄”是从“腊八”就开始的一项活动,诸如“祭祖”、“拜神”、“送灶”等,这些民间习俗,有一些是封建迷信活动,有一些活动其实是为了表达心愿的,在古时候,这些活动成了春节期间必须进行的流程和事宜了。

诗的颔联,诗人告知读者,新春就要到了,今夜是今年最后一个夜晚了,今夜一过,就要告别腊月喜迎新春了。从诗中,读者可以看出诗人在年三十晚上,此时的情绪不是太高昂、也不太兴奋,从诗中一个“残”字中可以看出,诗人那一年应该是过得不太顺利的。诗的颈联,诗人告知读者,春节期间,自古就有“生火盆”、“放鞭炮”、“守岁筵”、“颂椒酒”这样的习俗。

时至今日,这样的风俗仍在我国保持着。诗的尾联,诗人告知读者,预测明年适合农事,将会是一个丰收年,这个预测的原由是因为冬雪都还未消融。诗人在这一联中写的是冬雪未消的画面。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因此,诗中的预测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同时,诗人也是希望自己来年也会过得好,希望来年对他而言也是一个“丰收年”。

历史在变迁,时代在发展,这里,我们再对春节期间的习俗再进行回顾。“贴春联”,春节时,不管是生活在哪里,这个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是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福和愿望,这都是要在除夕贴好的。

“祭祖”,这个习俗因各地风俗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相同,不过祭祖一直是流传至今,有的是到宗祠拜祖,但为了方便祭拜,很多人在家中重要的位置摆上祖先牌位,顿饭前请先人们用过之后,一家人再用餐。

“守岁”,这个是我们除夕的传统习俗,一家人在火盆前畅谈过去一年的生活,设下明年的计划,许下新年的愿望,一起等到晚上12点,这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是共乐享天伦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所以,在外学习工作的人,一般都会在除夕夜之前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守岁。

“生火”,除夕夜晚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屋内生起火盆,当然,这个火是灴得越旺越好,旺火寓意着来年人丁兴旺、事业兴旺。有的地方也认为,火烧得越旺,寓意着来年生意更旺,财源滚滚。

“吃年夜饭”,传统年夜饭的各地都不相同,但是在北方饺子是必须要有的,而在南方馄饨是必须要有的,因为它们的形状如同元宝,寓意着来年财源滚滚。同时,年夜饭必须要有鱼这道菜,寓意着年年有余。

此外,还有“舞龙”、“祈福”、“拜神”、“送灶”、“划舟”、“庙会”、“赏灯”等。这一些传统的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构成的元素,这些习俗活动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ly/14531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