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独在异乡为异客,说说这些年在海外度过的那

发布时间:2018-9-24 14:33:50   点击数:

屈指一算,简直不敢相信,这已经是我在国外即将度过的第八个春节了。

上次在国内过春节的时候,还研究生没毕业,所以甚至还在收压岁钱,感觉自己还是个熊孩子。现在俩娃都已经会打架了,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一般。

远嫁到大洋彼岸之后,突然成了少数民族,还是极少数那种。

春节从此变成了ChinsNwYar,日历上都找不到,每年元旦之后我都要上网搜索一个问题:“20XX几号过年”,然后手动在日历上标好,防止自己把春节给忘了。

没有电视直播,没有鞭炮声,没有金红色亮瞎眼的装饰物,没有七大姑八大姨,这个异域的世界并不晓得“春节”是个什么鬼,大人照常上班,孩子照常上学,满街的星爸爸也照常开门营业,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天。

除夕守岁的拜年电话,总是在午休时间打过去,迎着正午的阳光,说一句过年好,听到另一边喧闹的鞭炮声,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时空扭曲的错乱感。

这些年,橙子一家是如何没气氛硬过节的呢,我仔细的搜索了一下记忆,还算找到了不少有趣的片段。

年春节

这是我第一年在国外过春节,还沉浸在“真的好清静”的感慨中,那时刚搬完家一个多月,家徒四壁,装饰就更没有。

清楚的记得过年当天我趴在充气床垫上给爸妈打电话拜年,本来想聊聊天撒撒娇,却被逼着记下一大堆电话号码,然后硬着头皮给姑姑叔叔舅舅小姨挨个打过去,拜完年再没话找话的用力聊5分钟,头一次发现聊天居然可以这么累。

亲戚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老公过年放几天啊?”

呃……

那年的春晚没别的印象,就是刘谦的魔术引起了大讨论,我和榨汁机先生反反复复看录像几十遍,终于琢磨照着变了一个,

下面是榨汁机先生的小胖手儿,找不到细皮筋儿还是用的我绑头发的那种

只能说那时候真是闲……

榨汁机先生的老板是中国人,大年初四邀所有实验室里的人去他家聚餐,每个人要带俩菜,天南海北的菜还真是……哪个都不顺口。大家都盯着自家那一份猛吃。

吃完大家打一阵扑克闹了一晚各自回家。

回家我突然觉得哪里不对:“你们老板是不是一直在刷碗收拾屋子,你们怎么没谁叫他一起来玩?”

老公闻听此言虎躯一震,石化三秒……

唉,一屋子博士博士后,情商全都不及格啊!

年春节,

这年又搬了一次家,再次家徒四壁。

这次搬的地方华人比较多,家旁边终于有卖中国货的超市,总算可以买到肥一点的猪肉馅和高筋面粉,做一顿像样的饺子吃。只不过我和榨汁机先生两个人,从揉面和馅儿一直到吃进嘴里,总共花了三个小时,差点没把自己饿死在面板上。

同事+邻居一起组织了一次年夜聚餐,还是一人带俩菜,摆了一桌子,我费了很大劲儿,做了家乡特色的积菜粉和锅包肉,依然是没什么人多夹几筷子。

不过人多又热闹,各家的孩子在地上跑来跑去又笑又闹,虽然没什么新年装饰,还真是有了不少过年的气氛。

没酒好喝,没电视可看,也没有麻将可搓,吃完饭大家拿几张扑克玩杀人游戏玩到了后半夜,还是挺乐呵

过几天又被老板邀去家里新年聚餐,老板说要烤肉给大家吃,结果可能一着急火大了,端上来黑乎乎的一块一块,员工们今年明显懂事了,都笑吟吟的说好吃好吃,但是身体很诚实,剩了一大堆,搞得好不尴尬。

回家榨汁机先生还饿得够呛,不得不煮了两包方便面吃。

我和他说,你们怎么不给老板面子,难吃也多吃点嘛?

老公说开什么玩笑,在座的都是学生物的,谁不知道蛋白质烤焦了致癌啊!

做科学的人是有多耿直……

年春节

这一年我正揣着像皮球一样的肚子待产,预产期已经过了,还毫无动静,整天坐立不安怎么都不舒服,脚肿得像个橄榄球。

我妈这个时候正在美国陪着我,过年还专门包了酸菜馅儿的饺子给我吃。不明白她为什么可以包那么快,半个多小时就端上来了。

我陪着妈妈,把春晚从头看到尾,连着央视腔的报幕和串场都一并看下来了。

我妈作为某老年舞天团扛把子,颇有职业素养的从头到尾的评论了整场春晚的舞美服装造型和舞蹈动作。

这要是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早就不耐烦跑去上网和人聊天打屁了,但是这次我却很享受陪着她讨论。

浮夸的春晚歌舞,还有妈妈的唠唠叨叨,这才是终于像个春节的样子了。

不过天光大亮的,一边看春晚,一边窗外还能听到鸟叫,还真是一种很奇怪的体验。

这一年老公的老板不再组织聚餐了,估计是前两年受了太多打击。

年春节,这一年我们又搬家了,搬到了一个华人非常少的山沟沟里面,想要买点中国货就要开车两个小时才行。

到了新的地方没住了三个月,也不认识朋友,于是这一年没有任何聚餐和活动。

毛头快一岁了,正在满地乱爬,因为刚搬了家,分离焦虑更加严重了,一刻都离不开人,实在是没有时间和心情包饺子,只好买袋速冻饺子煮了应应景。

这一年的春节最乏善可陈,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唯一留下的,可能就是给毛头拍的几张照片,还有点年味儿。

大家都说像个小地主

年春节

正值公婆探亲期间。有老人在的家,终于能像个样的过个年了。刚过完小年,婆婆就催着榨汁机先生去中国超市办年货,然后大扫除,除夕当晚做了一大桌子菜,都是最好吃的家乡味道。榨汁机先生和毛头爷爷,还难得的喝了点啤酒。

一家也算是过年团圆了,这一年是我们在海外最像样的一次春节

现在看起来还是会直流口水

本来想给毛头穿个漂亮衣服喜气一下,可是小爷说什么就是不喜欢这一身,一直臭脸闹脾气,最后只好脱了了事。

还记得那天因为过年的原因,毛头爷爷执意要在阳台挂个灯,没有红灯笼,他就放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LED闪灯,其实那是用来挂在自行车上,晚上引起开车司机注意的。于是这个闪灯在我家阳台上狂闪了一夜,还好对面是座山,希望山上的熊和鹿们没被吓着。

当时觉得老爷子特奇葩,心里没少吐槽,却万没想到那是毛头和爷爷过得最后一个春节,愿老人家现在在天堂安好。

年春节,

这一年没有老人在,家里也是没怎么过年。不过一月恰好榨汁机先生因事回国一趟,我让他捎回来一些中国结在房间挂一挂,算是有了些气氛。

大年初一我和毛头幼儿园里几个华人妈妈一起,组织了一次幼儿园的中国年活动:在幼儿园教小朋友包饺子,讲春节故事

两三岁的小朋友当然不会包,都是用包饺子器包的,孩子们都觉得很新鲜,玩得很高兴。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白人小姑娘,刚把自己的饺子包完,就忙不迭的塞到嘴里吃了,吓得大家忙不迭的给她挖出来

对,后面那个挺着肚子的就是我,果果当时已经七个多月了

饺子一煮,把全幼儿园的老师乃至园长全都引过来了,洋人们都很专业,还知道要蘸酱油醋。

满满一大锅饺子,我和馅儿和的手都起泡了,瞬间就被分光,把山沟里没见识的老美都香坏了,有的老师来晚了没吃着几个还挺郁闷。

感觉我大中华美食可以征服全世界了。

这年春晚印象最深的是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听着听着歌就泪流满面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真正养过孩子的人,才能听懂这首歌。

年春节

这一年又搬到了另一个州,是的,搬家是我们的主旋律

婆婆这一年冬天又和我们一起过。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在,年才像个年。

毛头随随便便的就和奶奶学会了擀饺子皮

毛头第一次收到真正的红包,当时买不到现成的,还是我给他做的。

我还很有闲情逸致的和毛头一起剪了窗花

年夜饭吃的是火锅,很别出心裁吧!

年春节,

也就是去年,我们又双叒叕搬家了,这回是跨国搬家,搬到了加拿大温哥华

虽然依然是不放假,但是因为华人人口比例很大,所以这个地方多少有些年味儿,华人超市里还会挂灯笼,还会卖各种各样漂亮的新年装饰。

只要你想买的年货,还真是没有买不到的,我们甚至买了条活鱼作为年夜饭压轴菜。

又是刚搬来人生地不熟,没什么朋友,祖孙三代在家就自己随便过年了,没做什么很特别的事。

奶奶给毛头和果果都发了金币巧克力+大钞的红包

但是显然他们对巧克力更感兴趣,大钞被丢在一边踩来踩去。

果果对过年的新衣服接受度还比较高,只是不知道什么迷之体质,穿什么都不太像女孩

今天毛头从学校带回来这么一副手工作品,看到我喷了一口老血

好像哪里不对,挂出去应该会不吉利的感觉……

老外什么时候能真正用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咧?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这就是我在国外经历的8个半春节。不得不说,出国这么多年,春节这个日子对我来说越来越尴尬了。

想过吧,没有一点气氛,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在乎,只能关起门来在家里自娱自乐。不过吧,又觉得太凄凉太不甘心,每次都是应景一样的吃吃饺子,看看春晚,跟孩子讲个春节故事,做个手工,渗透一下传统文化,搞完了又觉得有点无聊。

我的孩子们,就算吃了饺子,看了春晚,做了手工,听了故事,依然无论如何都体会不到,他们爸爸妈妈心中的那个“ChinsNwYar”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一到临近春节,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jrly/14482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