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节日活动 >> 和家长谈王振刚带孩子走进音乐厅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 走进音乐厅听音乐,至今为止,我有过两次难忘的经历。年11月27日,“中国梦·澳中情”音乐会在悉尼举行,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的成员和澳大利亚音乐家同台表演,为澳大利亚·中华文化节画上句号。
那时,我们一行的20余位教师,一同走进了悉尼歌剧院,在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聆听中国民族音乐,静静地聆听主持人对每一首民乐的介绍。那一首首熟悉的旋律萦绕耳畔。
在悉尼歌剧院,我们不仅聆听到了《行云流水》《二泉映月》《除夕》等知名民乐,还了解了名曲背后的创作过程。
主持人介绍《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时,他娓娓道来——
二泉,很多人会误会,以为是有两个泉照看月亮,不是这样的,中国古代有一个皇帝,叫作乾隆,他是一位美食家,也是一位茶艺家。乾隆走遍天下,饮遍天下之泉水。他封西湖的龙井为天下第一泉水,无锡为天下第二泉眼。在无锡的天下第二泉旁,我们的这位盲艺人阿炳,他听着泉水,想象着月光,又感叹他一生坎坷的人生,就写下了这首名曲——《二泉映月》。
在宋飞女士演奏《除夕》前,主持人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除夕”的夜晚——
在我儿童的时期,北京的天是湛蓝湛蓝的,北京有着红红的城墙和金色的瓦。那时候,北京绿树成阴,北京的老百姓不用等待APEC也可以享受美妙的蓝天。但是任何发展都要付出代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那时北京的老百姓非常的穷,只有每到过年的前一天,除夕那天,才可以吃上一顿饺子。在那,皑皑的白雪覆盖着小小的房子,在房子的烟囱里冒着袅袅的炊烟。一家人围在炉火面前,煮上一锅饺子,已经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了。我们可以在将要听到的音乐中听到,好像一家人有老有少围在炉边其乐融融。大家都在盼望着新的春天的来临,鞭炮想起来了。
音乐会结束了,很多的中国人坐在座位上,持续地鼓掌,不肯离去。主持人无奈地但又十分自豪地转身,指挥台上的演员继续返场演奏。返场结束,人们依然不肯离去,继续返场。那热烈的且充满自豪的掌声在悉尼歌剧院的上空久久地回荡着。许久许久,人们才站起身,陆续离场。
走进音乐厅,第二次难忘的经历便是观看班上学生的演出。阿朗的姥姥送来了阿朗的演出票,演出地点是在天津音乐厅。走进音乐厅,台上站满了孩子,最小的4岁,大一点的也没有超过12岁。小孩子们站在台上,他们新鲜地东看看,西看看,有的时候没有站在舞台中央,舞台指挥先是帮助孩子们调整好队伍,再开始演出。有的大孩子提醒身边的小孩子要站成一排,有的小孩子随着音乐的节拍独自舞动裙摆……孩子们天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愉悦地感受着音乐美,他们在尽情地享受着音乐美。坐在台下,我不禁在想:演出的不完美,正是展现了教育的完美。
小孩子们的演出,追求的不是演出的完美结果,而是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知、感受音乐美,受到美的熏陶,追求美好的生活。
亲爱的家长朋友,带孩子走进音乐厅,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孩子也学到了知识,了解了音乐的创作背景,培育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如果还有条件,家长朋友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音乐的学习,走进音乐厅参加演出,对培植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乃至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
敬
请
关
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