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基本简介 >>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过赶年
腊月二十九一般是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众所周知,临近过年的前几天才是最忙碌的。因此,腊月二十九不仅有“蒸馒头”,还有“上坟请祖上大供”等习俗。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夕,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小除夕歌
序:临岁尾,难得故旧皆闲,相约聚饮。今宴开五湖之上,酒酣楼船之间,渐落日西山,火树零星四起。或有曰:既而狂欢,胡不击鼓传花,浮白而歌舞畅兴之?时余已微醉,歌非所长,舞更不能。奈何挂鼓难辞,遂成词一首,以尽诸君余欢。
闲来无事好忧,唯对花对酒略些愁。人老矣,底气真风流。银樽纵挽少年量,占得鼓椎空搔头。不恋当年勇,无赖老来疯。笑夕阳觉我朱颜红,却教星影相簇拥。四顾青天,岂劳诸君左右?我自徙倚高楼。凭阑云水,忽遇旧游。明月亦见老,依山消瘦了。我未嫌素娥凋媚妩,料素娥待我应如故。去山流水永漫漫,道中间程何限?回首处,盖已有三十年长路。广寒每怪佳期误,天应知道,化身风和雨,三十个我曾年年去!铁马换白驹,风物染鬓须。光辉歌底梦,岁月指间虚。不常感叹,毕竟空欢,无忧未必死心肝。可怜浮生难自定,拽此江心徒茫然。纵云袖翩跹,穷白首烂漫,终究春风非明月,等闲认得昨日面。多少今年,几个明天,尚能争见?一杯残酒趁硝烟,与星星呵,极乐时且早些儿散!
民俗传统:土家族传统节日
这一天,也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便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4、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
文章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