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古诗词赏析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发布时间:2025/7/3 10:33:02   点击数:

一、原文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二、逐句解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这句诗首先展现了一幅除夕夜的温馨画面。在万家灯火之中,千家万户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漏迟迟,即漏刻缓缓移动,形象地描绘出除夕夜晚时间的流逝感。这里,诗人以“千家笑语”来衬托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忧患潜从物外知”:这句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苦闷。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诗人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忧患,这种忧患感并非直接来自身边的人或事,而是从“物外”感知到的。这里的“物外”,可以理解为超脱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某种力量或预兆。这种微妙的感受,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世事的深刻体悟。

“悄立市桥人不识”: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在热闹的市桥上,诗人孤独地站立着,周围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这种“人不识”的孤独感,更加强烈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和苦闷。

“一星如月看多时”:这句诗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夜空中的星星。诗人长时间地凝视着夜空中的一颗星星,仿佛看到了月亮般的光芒。这颗星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希望和梦想,在孤独和苦闷中,他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三、分析总结

《癸已除夕偶成》这首诗以除夕夜的欢庆场面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中的“千家笑语”与诗人的“悄立市桥人不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同时,诗人通过“忧患潜从物外知”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敏锐洞察和深刻体悟。

在整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节日氛围、市桥孤影和夜空中的星星等意象之中。这些意象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张力和深度的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此外,诗人在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总的来说,《癸已除夕偶成》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巧妙的艺术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成为了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类情感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体悟。这首诗对于我们理解人生、感受情感以及探索艺术的奥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fsxg/1455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