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风俗习惯 >> 知识古人假期怎么玩
来往既云倦,光景为谁留?
《假日山行》释正觉平生胸中云外峰,有闲便与扶瘦筇。但知一世丘壑味,想得十分猿鸟从。明见秋容山洗雨,清可人意风吟松。归来游兴散不尽,谁杵唤月黄昏钟。宴客《自咏》白居易闷发每吟诗引兴,兴来兼酌酒开颜。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对衙时亦望山。句检簿书多卤莽,堤防官吏少机关。谁能头白劳心力,人道无才也是闲。
《宴包二融宅》孟浩然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赏花《假日寻花》窦群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夸。枝枝如雪南关外,一日休闲尽属花。看书《休假大佛寺》王安石罢惫得休假,衣冠倦趋翔。挟书聊自娱,解带寺东廊。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强梁。从我有不思,舍我有不忘。问谁可与言,摧手此徜徉。婉婉吾所爱,新居乃邻墙。寄声能来游,维用写愁肠。睡觉《休沐日期衍公游北山不果独卧斋中》高启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两筇未许寻萝径,孤枕应须掩竹关。历历远峰尘土外,萧萧深屋草莱间。安眠却胜清游乐,觉看斜阳燕子还。
《假日》李商隐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春寝》白居易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古代咋休假?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汉时期就确立了休假制度,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所谓“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员每五日当中可以放假一日。除了常规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于官员的丧假和探亲假,要根据远近定天数,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诞辰放假3天,这样算起来一年总共能休假73天。假期里大家可以擦洗、打扫卫生、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这样的假期一直延续到隋唐。
到唐朝永徽三年,国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也称为旬休,那时官员每十日休假1天,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称作“浣”,从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称谓。据《问奇类林》记载:“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了这样的常规假,每年还有3个“黄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别休3天假,元宵节、中元节、孟兰盆节、端午节、重阳节、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丧假、探亲假已十分完备。探亲假,父母在里以外者,每年有35天假(旅程除外),父母在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儿子行冠礼3天假,子女婚事有9天假,其他近亲的婚假为5天、3天、1天。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备制寒衣假,病假最长不能超过天,父母丧假,文官强行退职3年,武官为天,授业老师去世有3天假。遇到特殊的日子也放假,比如皇帝的诞辰放假3天。这样算起来,假日超过了百天。这么多的假期是诗人的福音,如元稹的《寒食日》中写到“今日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杜甫的《清明》中则有“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描述。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据史学研究者介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不但开创了“天棋节”这样的新节日,而且是逢节必休,依然有“黄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各三天假,合计每年假期有一百二十多天。假期的增加成就了文人,如苏轼借着“黄金周”长假,留下许多千古绝句如“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到了元代,情况发生了变换。在元朝的统治者看来,生命在于运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休息,什么旬假、大休都没有了,全年节假日减少到了16天。
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个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元宵节10日。朱元璋过世后,增加了月假3天。 再说到清朝,假期就更少了,除夕封印,初六开印办公,总共假期只有5天,据记载,慈禧太后颁发新政后与西方接轨,公职人员星期天可以休息。来源:网络综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