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圆

发布时间:2018-7-8 23:03:25   点击数:

中秋节快乐

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老北京的习俗也都很有趣。

老北京的月饼

制月饼《太平欢乐图》

中秋月饼的吃法很有讲究:一般切月饼都要均匀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数平分,每人都享受一块,象征家庭成员是团圆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征他也参加了家庭团聚,这块月饼留待除夕他回来享用。这种以饮食团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习惯。

老北京的“兔儿爷”

“兔儿爷张”张忠强,图片来自

《幸绘京城守艺人》

上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复兴了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张忠强因缘际会,师从另一位老手艺人杜康民学习制作兔儿爷,传承下来这门老手艺。“三分坯,七分绘”,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的,先要挖泥、取泥、溜泥,把泥弄熟到不粘工作台,再放入两面模里,可以根据不同作品放点棉花、麻之类的辅料。大致成型后要用水修坯,刮去毛刺和多余的泥,张忠强戏称是为兔儿爷“洗澡”,还要扎耳朵眼儿。阴干五六天后,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在身上刷层胶水,才开始上色。兔儿爷的神韵,全靠彩绘和开脸点睛。

老北京的“斗虫会”

图片素材来源于齐白石作品《豆荚蟋蟀图》

中秋佳节到了,喜欢“斗蛐”的一些老北京人又要齐聚一堂,举办蟋蟀友谊赛,这叫做“老北京一乐,中秋斗草虫”。说起北京人斗蛐蛐儿,历史可就长了,可以追溯到明代。直到今天,斗蛐蛐儿仍然是老北京人的一种民俗文化,吸引了不少人参与。

甜甜的月饼,甜甜的心愿;亲亲的人儿,亲亲的思念;圆圆的明月,圆圆的梦想。中秋节到了,小小编在这里祝学院全体师生节日快乐!

劳职院学联

lzxlpt

长按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nrccard.com/fsxg/14481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