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夕_大年三十_除夕夜 >> 基本简介 >> 大寒丨踏雪饮茶知岁寒,花信风过春将还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邵雍·宋《大寒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将迎来新的轮回,春天也将如期而至。
今年的大寒,在除夕夜的前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团圆的喜悦,欣欣喜喜迎接春节。
暖由心生,似乎一点都不觉得冷了,但其实,大寒,正处于最冷的四九天。
图片源自网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
解,见小寒。“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时,寒气尚小,而大寒时,已是十二月中后期,寒气则大。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分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古人认为,鸡,得阳气而卵育,大寒以后阳气上升明显,便可以开始孵化小鸡;鹰隼等征鸟,正处于极强的捕食状态,盘旋于空中寻找食物,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厚而结实,孩童们可尽情在冰上玩耍。
图片源自网络大寒花信风候: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
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称作“花信风”,意为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大寒的花信风候,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图片源自网络一候:瑞香
买断春光与晓晴,幽香逸艳独婷婷。
齐开忽作栾枝锦,未圻犹疑紫素馨。
绝爱小花和月露,折将一朵篸银瓶。
今年偶忆年时句,倦倚雕栏酒半醒。
——宋·杨万里《瑞香》
图片源自网络二候:兰花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默。
时最风露香,蓬艾深不风。
丹青与真色,欲裱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兰花草》
图片源自网络三候:山矾
玲珑叶底雪花寒,清昼香薰草木间。
移植小轩供宴坐,恍疑身在普陀山。
——宋·祝穆《山矾花》
图片源自网络大寒习俗
因大寒时节临近春节,人们开始忙碌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备年货,写春联等等,四处洋溢着年的味道。除了备年,还有很多重要的民俗活动,如尾牙祭、祭灶等等。
大寒养生
《黄帝内经》载:“冬三月,此谓闭藏。”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
顺应自然变化规律调整作息——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之阳气,晚起以养人体之阴气。
大寒,仍要继续御寒防冻,除了防寒、防风,手与脚的御寒工作也要做好。
大寒的饮食,依然以祛风散寒,滋阴助阳为主,不少人会选择炖鸡汤、煮八宝粥,以增加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图片源自网络大寒饮茶
大寒在饮茶方面,也要顺应着季节的变化,多饮温和的茶,即发酵度高的茶。
1、红茶
全发酵茶,发酵过程中,茶叶中大量的茶多酚被转化掉,茶性温和。
红茶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可以为身体提供热量,增强御寒能力,红茶还有养胃、助消化的功能,适合胃寒、手脚冰凉的人饮用。
2、普洱熟茶
后发酵茶,茶性温和,适合冬季饮用。
有的新手茶友会把生普与熟普混淆,其实,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有无后发酵工艺。
生普未经发酵,茶性寒,越存放滋味越醇厚,更适合夏季饮用。
而熟普经过发酵工艺,茶性温和,干茶颜色呈黑褐色或红褐色,茶汤色泽深红。
图片源自网络3、老白茶
老白茶,经过多年的陈化,茶性温和,祛寒养元很适合冬天饮用。
老白茶可帮助阳气的生发,增强人体抵御严寒的能力。
陈化5年以上的老白茶,加两片生姜煮饮,可预防感冒。
自古以来,在闽北和闽东地区,老一辈都会用老白茶来煎茶作药引,治疗发烧感冒。
4、姜枣茶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等功效。
此外,姜枣茶可放入古方老红糖,益气补血、健脾暖胃,女性经期饮用,对调理痛经具有很好的效果。
时值冰天雪地的大寒之日,一杯暖茶入口,温热自内传遍全身,整个人都暖和舒畅起来,在这寒冷的四九天,用一盏热茶暖身吧。